期刊编辑部幕后:论文投出去后发生了什么事?

期刊编辑部幕后:论文投出去后发生了什么事?

期刊发表对研究结果和想法的传播是很重要的部分。发表在知名期刊的论文不止作者脸上有光,也代表他们的研究经过完整仔细的同行评审。但是,投稿到决策的过程并不透明。研究人员在完成投稿后,通常要等几个月(有时候是好几个月)才能收到审稿意见还有期刊是否愿意发表论文的决定,研究人员在这中间完全不晓得该做什么。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曝光这个过程,从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AE)的角度叙述每件事情发生的顺序,希望能:

  • 帮助作者了解这个过程,让他们在投稿时具有这些知识
  • 帮助期刊审稿人了解自己在这个过程里扮演的角色,他们如何能有效帮助期刊对稿件做出对的决定
  • 帮助我,或是说其他的副编辑,用更清晰的思路看待这个过程,让自己在这个过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AE 在编辑部中的角色

每个期刊的编辑部架构都不同,会根据期刊的大小、投稿量多寡等等因素而定。但一般来说都会有编辑部,其中有主编(Editor-in-Chief,EiC)跟几位副编辑,编辑部的功能是决定每篇投稿来的稿件是否能发表在自家期刊上。

一般都是 EiC 收到投稿,然后分配给 AE,AE 处理审稿还有决策过程,AE 的主要工作是向主编建议稿件的决定。

要完成这个工作,AE 的责任包含:为分配到的每篇稿件取得审稿报告,利用报告做出建议,整个过程要及时快速。但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一番功夫,甚至有时候要把精力花在一开始看不到的地方。接下来,我会以我收到稿件到做出建议的过程,照顺序解释每件事情的发生。

分配 AE

论文递交到期刊之后,在交给 AE 之前,EiC 可能会跟编辑部助理看过论文,这边是要检查是否可以进一步处理论文:是否符合排版规定?是否符合期刊关注的领域?是否做出清楚创新的技术贡献?档案能不能打开?论文内容是否用期刊使用的语言撰写?论文通过检查后,EiC 就会找出一位 AE 来处理论文,将论文指派给他们。要选择哪一位 AE 来处理稿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论文内容跟 AE 专业是否相符、AE 的工作量、回避可能跟作者有利益冲突的 AE 等等。

大部分的期刊现在都有在线系统可以处理论文,像是ScholarCentral 或 ManuscriptOne,会有特定的流程。网络论文系统(web-based manuscript system,WBMSS)会自动发送通知告诉负责人有工作要做。所以当有稿件分配给我的时候,WBMSS 会发邮件告诉我工作来了。

AE 的初步阅读和评估

我收到系统通知有新投稿后,首先会先打印论文正文跟投稿信,然后读过一遍论文,看看它在说什么,粗略了解用了什么技术,现在跟它最相关的文献有哪些。

这个阶段我的重点是找出我可以联系邀请审稿的研究人员。因此我看论文的重点跟我自己在审稿的时候很不一样,作为 AE,我不用钻研论文的每个细节,也不用了解论文里说的每个点,更别说针对论文的影响和创新性发表意见。因此,我会避免在读论文的时候形成自己的看法,判断论文是否该接受:这部分是审稿人的工作。不过,我自己看过稿件后,通常都会有预感。

决定是否要直接拒稿还是送交同行评审

有时候论文很明显没有达到期刊的水平,那么 AE 就有可能做出“administrative reject”的决定,也就是一般说的直接拒稿(desk reject)。我只有在确定论文几乎不可能被接受,尤其是我有办法告诉作者明确的拒稿原因还有有用的建议的时候,才会直接拒稿。

我考虑 administrative reject 的原因有:

  • 如果论文的报道方式太遭,完全无法了解想要说什么
  • 如果研究结果很明显跟先前的工作重复
  • 如果论文的主题完全不在期刊范畴之内
  • 如果论文文字有先前发表论文的内容,违反期刊抄袭政策

就我的经验,很少遇到符合上面任何一个条件的论文,有可能是因为 EiC 已经在指派 AE 前就找出那些论文了。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可以修正的问题拒稿,比如图片或排版问题,这时候我会提供作者反馈,让他们知道可以重新投稿,我也会说我觉得需要这种修改的论文很难发表到任何高水平期刊。这么做作者有重投的机会,但他们也会知道如果他们投到其他期刊的话也能有很好的表现。

有些论文,就我看来可能有点不符期刊水平,但不属于我上面提到的情况,这时候我通常会请专家审稿,即使我认为内容不好。我认为,不够好的论文还是应该要有机会获得审稿人的意见,而不是 AE 的看法,因为 AE 有可能不是那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作者至少能经历一轮审稿,可以好好利用审稿意见。代价则是审稿人需要花时间评审不是那么好的论文。我的理性告诉我,审稿是我们自己投稿时欠学术圈的服务,我们不能永远只读高质量论文。甚至,如果论文质量真的很差,审稿人应该很快就可以审完,列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在决定要把论文送外审之后,我下一步就要找出可以邀请的潜在审稿人,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说明这个部分。

 

【本文改编自《What does an Associate Editor actually do?》,原文刊登在国际计算机协会数据管理专业组织(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Management of Data)网站上。本文经原文作者同意进行改编成系列文并发表在意得辑专家视点上,敬请期待下一辑。】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投稿阶段

期刊投稿阶段充满挑战,但你可以从我们的发表专家所提供的贴士与指南,提高你的发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