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之外:沟通科学的新方式

期刊论文之外:沟通科学的新方式

在我参加的 2017 UKSG 论坛上,话题全部是关于合作和适应变化的。学术界的成员参加了会议,而那些未能参加的人则通过推文的形式参与会议相关的讨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Stacy Konkiel 引用 Toby Green 的话发了这则推文:「你可以开放自己的所有文献,但如果没有人阅读,也不要感到困扰。」我认为这种说法抓住了有关学术传播的陈述的演变本质。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只是在最近的 2017 UKSG 论坛上才有。在此之前,我有幸参加了在荷兰诺德维克举行的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 (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ALPSP) 十周年大会,讨论最多的白皮书为《非学术界研究文章的范围和影响》(The Reach and Impact of Research Articles Beyond the Academy)。这是因为出版商越来越需要探索新的渠道,让传统的学术产出跨出学术界的象牙塔。

意得辑专家视点 (Editage Insights) 一直积极与研究人员、期刊编辑、出版商和其他业界人士就“不以发表为目的从事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交流,他们认为尽管论文从撰写到发表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发表并非最终目标。当今,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发表的研究容易取得和理解,不论读者是学术界还是非学术界的,小众还是跨学科团体、政策制定者还是非专业人士。一些研究人员、出版商和资助者都采用开放获取来增加研究数据和研究发现的访问量。但是开放存取够吗?也许不够。

开放获取的定义应该更加扩展,或者更准确地说,需要更广泛的解释。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术出版界的几大机构就如何最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展开了辩论。为此,我在 2017 10 月的开放获取周期间举办了一场名为“开放获取之外:振奋人心的科学沟通新策略”的在线讲座,分享了我认为将会加速开放获取的新架构。

这次的在线讲座对开放获取进行了全新定义,讨论了科学传播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展示了可用于共享工作的不同内容格式,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如何提高研究可见性的实际范例。

我说的是学术出版界的一个新动向:通过平台,而非学术期刊,来进行科学传播。有人可能会说:「不要把它与开放获取混为一谈!」但称之为“科学传播”或“研究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要承认它将长期存在。为什么?因为目前发表的文献中有一半以上无法访问阅读,引用次数更少 (Sommer2017)。当今全世界的科学家中,90% 都还活着,但大多数美国人连一个活着的科学家名字都说不上来

这种现状只是变革的前兆,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它的迹象。资助者开始寻找具有更广泛影响力和如何将学术研究与现实变化联系起来的证据。政府也开始制定各种政策来衡量高校研究的影响力。除了这种变化,研究人员还面对着研究可见性的压力,这都促使他们开始改变习惯。学术界不再局限于出版发表;他们还发微博,发博文,并谈论它。发现研究的途径也在改变,大家开始发问:「我怎样才能帮助读者跨越付费墙,在几分钟内理解我的研究?」

总体上,越来越需要更深层次地讨论正在发生的变化,学术知识传播的新途径;新颖的科学传播内容形式;出版商、作者和机构日益扩大的责任以及可能的变化:资助者在未来几年将对研究产生什么影响?以传统方式存档的文章可否以多种形式提供?机构是否会支持科学传播方式的转变?重要的是来自作者、出版商、单位、资助者、业界、科学传播者、政策制定者、公共参与机构和新闻办公室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会参与这一对话。

我举办在线讲座的目的是介绍当前不断变化的学术格局和一些实用的操作方法。当然,所列举的策略并不全面,但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起点。随着科学传播的不断演变,出现了令人激动的机会,并有望使科学研究成果真正开放且易于理解。简而言之,科学传播作为一个广泛的普遍现象,将长期存在。

你对科学传播有什么看法?你是用什么方式在沟通自己的研究工作?欢迎留言分享。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稿件后期发表阶段

论文发表并不是结束,还有很多事要做!了解撤稿、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建立人脉,还有提高你的工作能见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