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术韧劲的 7 条秘技

培养学术韧劲的 7 条秘技

你肯定听人说起过“韧性”这个词,它通常用来激励我们坚定、持之以恒地追寻目标。总的来说,韧性是种解决问题、触底反弹的能力,同时也用来形容某物发生形变后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

如果说学术界也有韧性一说,你知道指的是什么吗?

什么是学术韧性?

学术韧性,指的是学生/研究人员在逆境中,通过新增、改变现有规则、操作、计划,取得成功的能力。

用免疫系统来解释韧性再合适不过了。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置的调节机制,它能自动抵御外来病原。要想增强免疫力,就得健康饮食、规律生活。同样的,作为研究人员,不断打磨写作技巧、有意识地训练表达能力,都是增强学术韧性、提升发表几率的方式。有人说,学术韧性就是在学术的语境下谈坚持,是研究人员在逆境中不忘追求教育、学术、发表上的成就 (Martin & Marsh, 2008a: 2008b)

我将在本文中谈谈学术韧性对研究新手有多重要,同时对研究和发表中会遇到的挑战给出一些建议。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法

我常会想,为什么有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有的研究员韧性明显要高一截。下面这个例子,可能多数搞研究的人都会有点共鸣。

假设现在有两个研究生 Rizwan Mishal,母语都不是英语。二人都很喜欢写作,不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还因为他们本身都热衷传播自己的研究。

不过,英语写作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两人的论文都改了又改,每经历一轮修改,内心都被无数负面情绪填满:失望、害怕失败、愤怒、沮丧、悲伤。

最终,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Rizwan 向导师和其他资深同事寻求帮助,在论文上花更多心思。与此同时,Mishal 陷入消极、愤怒中无法自拔,学业完全没有起色。Rizwan Mishal 遇到了同样的困难。

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挺过来了?

学术韧性与 ABC 模型

韧性能超越基因、成长经历、机遇、财富等因素,影响人的自信。几十年来的研究都表明,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韧性产生想要的影响,比如我们感知和思考的方式。在学术的语境下,意味着研究人员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用 ABC 模型 (Shatte & Reivich, 2002) 来分析上面的例子。所谓 ABC,即问题-态度-结果 (Adversity-Belief-Consequence)表面上看,Rizwan Mishal 不开心的原因是论文反馈不好。但实际上不开心和负面反馈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他们选择相信有联系。许多研究人员都误认为问题(论文反馈差)一定会有导致不好的结果,因此态度消极。所以理论上,研究人员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反应、造成了不同了结果。这也是为什么 Rizwan Mishal 面临同样的困难会有不同的反应。

非英语研究员该如何利用学术韧性化解挑战

研究表明,韧性对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成功、社交、心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且不分年龄。用文字表达、解释观点是研究人员在早期学术生涯中的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出版界,学术韧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但对于没什么经验的非英语作者来说,用英语传达理念学术结果是要花很大力气的。非英语作者不仅要应对工作生活中的重重考验,还要努力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生活是复杂多面的,大多时候,除了解决语言难题,研究新手还要兼顾工作中的其他问题,才能不断完善自身、应对挑战。

少数幸运的人能写、会写、有天赋,多数人写起东西来都没那么顺畅。写作有时会让人感到挫败,严重时还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尤其是当你对自己的研究有表达欲,却组织不好语言,甚至每次投稿都以被拒告终时。造成写作不顺、抗压能力低的原因有很多。

对多数把英语当作二外甚至三外的作者来说,用不熟悉的语言写作本身就有难度。英语作者从小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因此培养出了语言优势。而非英语作者更像在迷宫里蒙眼狂奔。首先,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有效提升语言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好比在迷宫里,不确定眼前的路会通向哪里、是不是死胡同。其次,非英语作者接受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可能都不包括对文章格式、体裁的训练。还有,研究人员越在意自己的论文,把它视为功成名就、为科学做贡献的标志,包袱也就越重,越有可能下不了笔。

结合上面三点和我自己的经历,不难感受到非英语作者在研究中遭受的挫折和承受的压力,赶上要在国际英语期刊上发论文时,所有压力又会升级。研究人员需要调动自身的想法、感官、行为多个方面来培养学术韧性。我将在本文中分享一些贴士,希望能帮你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同时也希望学术韧性能对你发论文有促进作用。

获得研究、写作灵感的第一步是找到并进一步培养你的兴趣。同时也要有通过坚持和努力达成目标的信心。

如果你还在建立学术韧性的路上摸索,以下建议对你可能有用。作为研究员、作者,我根据自己遇到的困难总结出了这 7 条收获。

1. 和自己对话,别有负担

在国际英语期刊上发论文好比一场试错之旅。非英语作者在这条路上承受的压力更大,但不表示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路。只是这个过程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律,就我个人而言,什么时候走到头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但这并不能抵消练习写作时经历的糟心,就算用乱七八糟来形容那种感觉也不过分。刚开始你可能没有任何方向、终点、逻辑。这时你不妨试试“自说自话”,这个过程能帮我有效梳理出哪些是该写的、要怎么组织文章逻辑。据我所知,很多人开始动笔前都有这么一个跟自己说话的写作策略。也许不是万金油,但对我很有用。

2. 冥想

冥想也是找灵感的一种方式。不用非得大张旗鼓地来一场高强度冥想,抽空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会。很多作者都在冥想时体验过灵光一闪的瞬间,秘诀在于专注。找个安静舒服的地方,闭上眼睛,不要放过脑海中的任何思路。然后可以歇一会,再回忆一下之前还有过什么别的观点和想法,可能是和谁讨论过的;在哪听到的、读过的;做饭时突然想到的等等。冥想不拘泥于形式,它可以表现为一般意义的思考、有意识地琢磨某件事或某个问题、自省、祈祷、学习等等。只要能保持专注,你可以任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冥想方法。

3. 直面恐惧

增强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学术韧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写作需要自信。信心能转化成热情,有了热情,想到给国际英语期刊投稿好像也没那么难了。多数作者对写作的恐惧源于害怕失败,而成功或失败又和个人价值脱不了关系。道理都懂,问题是该怎么办?建立信心这件事的方法论又是什么?恐怕没有标准答案。多数作者/研究人员会从经验中(有时候也靠冥想)学习提升自信的技巧,从而克服对写作的恐惧。

4. 寻求导师的帮助

想要培养在国际期刊上发论文级别的韧性,找对导师很重要。好的导师就像一个榜样,通过言传身教,让你既能被动接收一些技巧,也能通过主动观察有所领悟。所以,当你觉得迷茫、无路可走时,最好的出路也许是向导师寻求帮助。另外,这篇文章就博士后如何选导师和 PI 给出了 7 条贴士,可能对你有用。

5. 偶尔停下来审视自己

生活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带给我们独特的收获和体验。我们会在事情过去后反思,这样下次才能更好地区分、迎接机遇和挑战。照我看,写论文时偶尔把自己抽离出来,想想自己在干吗,问问自己给期刊投稿这件事是否改变了你衡量成功的标准。接下来根据你的分析和需要改进自己的行为。不过,该采取什么行动,以及思考的过程都是因人而异的。

6. 多参加有助于思维拓展的活动,改变固有思维方式

你得多参加能提升思维的活动,一直停滞不前对你没啥好处。这种主动改变的心态还能加强心理暗示,你会相信天分这种东西是能靠后天努力、运用策略和技巧改变的。这种心态会让工作事半功倍,不管是写论文还是研究中的其他工作。

思维训练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达成,想想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哪些是你做不到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举个例子,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写作能力,可以列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语法、引用、格式、句子结构等。当你觉得有些改进预期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自然就会感受到压力。压力如果控制不好,就会转为挫败感,继而产生懈怠心理,加上之前的努力没有回报也会让你沉湎在负面情绪中。

7. 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纵向对比自己的表现

给自己设定可行的目标、纵向对比以往的表现能让你在学术上走得更远。给自己设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朝前走,在国际英文期刊发论文的梦想终究会实现。换句话说,设定短期目标很重要。作为研究人员,短期目标能让你看清该把阶段性重心放在哪里,这样你就会围绕重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秘诀在于不断试错、反思、总结经验。犯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别一直犯同一个错就行。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重蹈覆辙,可能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判断失误,做了错的选择。总而言之,别害怕犯错,把它看成一个学习的机会,毕竟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样当你纵向比较不同时期的自己时,就能分出优劣,知道哪个阶段成就了现在的你。

最后放大招——静下心来,好好写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我想告诉大家,不妨把研究带来的挫折和压力看成对一种善意的考验。生活是好是坏取决于心态,如何看待挫折和失败是问题的关键。当你觉得失败是因为努力还不够,你会下更大功夫,可能就会从中摸索出新的方向,同时也消解了压力带来的挫败感。相对的,当你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别人,或是其他不受控因素时,你很可能会丧失主动性,因为你觉得所有努力都是白费。

本文中的贴士仅供参考。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同,比如怎样回复审稿意见就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的情况不太一样。非英语作者的确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写作难题,但要知道,句子结构、词汇选择这些东西也许没有你想得那么难,这些小小的路障不应该让你一蹶不振。不断提醒自己要坚持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付出会有回报,可能你在某个阶段就会发现过去那种对失败的恐惧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参考资料:

  • Martin, A. J., & Marsh, H. W. (2008a). Academic buoyancy: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everyday academic resilienc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6(1), 53-83. doi: 10.1016/j.jsp.2007.01.002
  • Martin, A. J., & Marsh, H. W. (2008b). Workplace and academic buoyancy: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amongst school personnel and student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26(2), 168-184. doi: 10.1177/0734282907313767
  • Reivich, K. and Shatté, A. (2002) The Resilience Factor: 7 Essential Skills for Overcoming Life’s Inevitable Obstacles. Broadway Books.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稿件后期发表阶段

论文发表并不是结束,还有很多事要做!了解撤稿、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建立人脉,还有提高你的工作能见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