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图: 9种奇葩审稿人图鉴

系列:
04
9种奇葩审稿人图鉴

本文编译自:9 Types of peer reviewers,原文作者: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意得辑 Insights 已获授权发布。


论文投稿直至发表的过程漫长痛苦,而同行评审这一核心环节更是让许多作者怨声载道。以下九种审稿人,你遇到过哪一种?

9种奇葩审稿人图鉴

[1] 锱铢必较派

“一定要让所有pH缓冲液,Tris-HCl,PIPES-NaOH 等等都包含抗衡离子……” 好处:眼尖心细,挑错纠错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

坏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候甚至会忽略更大的错误 遇到这样的审稿人当然是难得的,但也常常把编辑和作者搞得精疲力尽。评审报告可以多达上千词,每个细节都一一罗列。但对于细节的过度执着让他们缺少大局观。“锱铢必较”派的审稿人通常资历较浅,他们对细节的纠结程度也反应他们目前仍处于科研工作的基础阶段。

[2] 意识流派

“我对作者的主张感到惊讶!” 好处:反馈快,一针见血

坏处:随心所欲,还经常打错字 他可能下一秒就能给你反馈,要是开心,给你录个 vlog 都有可能。有时你还能从标点脑补他的表情,一旦情绪高涨,拼写错误也是“串一串,串一个同心圆”。评审报告的结尾要么重复的碎碎念,要么自相矛盾。

[3] 伟大的思想家

“这项研究的意义对该领域可能有划时代意义。” 好处:有时能发现你未预见到的重大意义

坏处:无法提供具体的、有深度的技术性建议 这些审稿人通常资历较深,并不会过度拘泥于细节。也许是他们离开一线科研工作很久了,也或许是他们认为大局比细节更重要。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建议通常更具价值,从逻辑和研究意义层面为作者指点迷津。

[4] 劫持者

“为了更明确证明观点,作者们还需要……” 好处:真的很懂行!

坏处:以己度人,很主观地建议应该补哪一些实验。

非常常见的一类审稿人,真正把稿件看成了自己的稿件,让你补这个补那个,但的确是合理宝贵的建议。

[5] 杀手

“我觉得,论文要接受,还有很多工作要补。” 好处:悄无声息、 快刀如麻地做掉你竞争对手的论文

坏处:悄无声息、 快刀如麻地做掉你的论文 他们十分可怕。他们知道悄无声息地用刀子划开口子,不露声色地做掉一篇论文。他们深谙指桑骂槐式的“夸赞”,机关算尽般提出要求。好一点的结果是发表被无限期拖延,最坏的结果就是论文直接被做掉。

[6] 所谓“老好人”

“数据质量很高,和群组的关联度很强。” 好处:反馈总是充满溢美之词

坏处:会让你觉得自己亏欠他点什么 你会心生感激,但又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些溢美之词听起来暖心暖胃,但总怀疑是不是他们压根儿就没好好看文章。

[7] 尖酸刻薄派

“文中的图片很糟糕。没有定量。” 好处: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多了件谈资[苦笑脸.jpg]

坏处:发泄个人情绪,而非就事论事 最招恨的审稿人,“柠檬精”“灭绝师太”“刽子手”……这些称呼都不为过。因为匿名,把你的论文喷得一无是处。不论你的论文有多优秀,他们总能无中生有,发泄个人情绪。

[8] 临时抱佛脚派

“我只说几点。” 好处:意见少,那要修改的也少

坏处:审稿时间少,草草了事 虽然和意识流派有点类似,但佛脚派更像是用力过猛。佛脚派的意见, 条理通常还挺清楚,简短但有用。当然,佛脚派的意见有时会让你感觉很肤浅,毕竟投入的时间摆在那儿。

[9] 独角兽

“我有几项建议,期待作者可以改进。” 好处:明事理,态度温和,意见中肯

坏处:可遇不可求 冷静、客观,提出的意见既不像蜻蜓点水,又不会全盘否定。即使要提出颠覆式的建议,也总能好声好气,真正帮助改善稿件质量。 最后要说的是,吐槽归吐槽,以上的这些审稿人类型有可能集中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而一位好的期刊编辑,能够将这些审稿人类型调配得恰到好处,从整体到局部都能收获可靠的反馈。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同行评审阶段

你觉得发表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同行评审吗?让专家指导你该如何有效地回复审稿意见,增加发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