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访谈
- 热门
通过审稿领域内主流期刊的论文,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发现
葛体达博士曾于 2006.08 – 2007.02 赴英国班戈大学(University of Bangor)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师从 Davey Jones 教授从事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环境效应的研究工作;2008.10 – 2009.04;2009.12 – 2010.02 赴日本爱媛大学(Ehime University)联合农学研究科从事亚洲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生物学机制的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土壤 C/N 循环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攻土壤有机碳、氮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机理,重点围绕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机理及调控技术开展研究,包括根际碳氮沉积的量化及其对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机理、自养微生物碳同化潜力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农田管理、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组成演变的偶联机制等。
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Yang Hanxi Rising Ecologist Award”奖励(2011);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奖学金项目(2012,2014);第三届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2012);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2012),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年度优秀会员(2013);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3)等多项荣誉奖励。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已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
主持并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等。
葛老师,在您的科研生涯中发表了不少论文,您在写英文论文过程中一开始就很顺利吗?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
刚开始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语言,如何将自己的实验素材和研究结果完整表达出来,让审稿人看得懂。最开始总是摆脱不了中文写作模式,文章写起来特别生涩,总带点中国英语的味道。要克服上面的缺点,就必须多读相关领域 TOP 期刊的论文,积累相关常用的语句和表达方式,学会直接用英文写,用英语语言思考问题。我的第一篇 SCI 论文的刊出代表我英文论文写作模式的形成。其实,论文撰写能力不是决定英文论文发表的关键因素,文章的创新点才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写好 Introduction 部分,我认为在这部分中不但要引出题目的意义,别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指出你这篇论文的贡献,以吸引审稿人的眼球,另外标题也很重要,即要新颖又要体现你的论文的主要工作及采用的方法,实验素材要丰富,以数据说话,让人感觉你作了许多工作。如果做得了以上几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更会得到编辑和审稿人的认可。
在与国外期刊编辑交流和与国内期刊编辑交流方面您感受到很大的差别吗?
区别不是特别大,国外期刊编辑大部分都很友好,只要克服语言障碍,更快的理解编辑的意思,有助于文章的接收和发表。
在投稿以后,碰到不同的评审人意见不同时,是否很为难?您通常怎么处理?
是的,碰到审稿意见不同时,就必须非常慎重,找出并理清不同评审专家认为的主要问题,判断并选择不会改变论文研究价值的审稿意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而其他意见可委婉的反驳,要措辞有礼,这样编辑和审稿人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许多人说,期刊评审人员的评价未必中肯,有时是因为对方并非您这个细分领域的专家;有时是因为对方对你要表达的逻辑和观点没有特别明白,有时甚至是专家没有认真看这篇文章就笼统下结论。您同意这些说法吗?
你说的这些情况有可能会出现,但我碰到的比较少,因为很多期刊会要求你推荐本领域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基本上还是比较客观评价稿件的。如果确实发生了评审意见不公正的情况,我们首先提出感谢,然后有礼貌有礼有节的与编辑交流,进行反驳,清楚说明认为意见不公正的原因。而且有礼且具逻辑性的反驳能帮助加深期刊编辑印象。
您每天有很多项目要忙,土壤研究的工作还要有很多实地考察,您如何抽出时间来看一些专业文献,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发现的?
通过审稿本领域的主流期刊的论文,可以了解同行最近都在开展哪些工作;另外可以免费订阅各个数据库的 Topic Alert (比如 Science Direct 等),期刊每周都会发送自己选定领域的最新的论文,可以通过快速阅读这些最新的论文,同时还可以定期追踪与自己研究领域相符合的国际顶尖同行的进展,也是了解学科领域前沿的方式之一。
您曾赴英国和日本进行过研究工作,您在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一起工作时,有没有体会到他们在思维模式、工作方式上的一些差别?
个人感觉国外在科研方面更多的是基于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进行的研究,而我们可能更多的基于“任务”的研究。
您自己也在带学生,您认为对新一代科研人员的培养您最关注的方面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科学网王德华老师的一篇博文。
2003 年 Nature (2003, 426:389)上有一篇文章,是德克萨斯大学物理系的著名物理学家 Steven Weinberg 写的 “Four Golden Lessons”,是科学家对初涉科研生涯的学子们的一些忠告。暂且译为“四个黄金戒律”,内容编译摘要如下:
1. 边干边学,不要彷徨。
2.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
3. 忍受寂寞,注重过程。
4. 掌握历史,树立信心。
作为中科院青促会成员以及很多科研项目的主持者、参与者,您对目前国家对科研人员的培养、经费支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和推进有什么展望?请交流下您的感想。
2013 年 7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科院提出了“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要求。为贯彻落实 “四个率先”要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率先行动”计划》),作为统揽中科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2014 年 7 月 7 日,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 7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率先行动”计划》。《“率先行动”计划》围绕研究所分类改革、调整优化科研布局、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智库建设新体制、深入实施开放兴院战略等5个方面,制定了 25 项改革发展举措。因此,中科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正式拉开了科技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率先行动”计划》是中科院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行动大纲,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率先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将会对整合相关科研机构,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提升顶层设计、协同攻关和系统集成能力,在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作出引领性、系统性、示范性的重大贡献。
【本次访谈是由意得辑中国区学术通讯员杨丹女士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