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view
- New
Charlie Kelner 谈 Hindawi 出版社如何保证审稿多元
我和 Charlie Kelner 谈了谈出版社在审稿多元上做了哪些努力。作为 Hindawi 的科研交流经理,Charlotte (Charlie) Kelner 致力于改善同行评审流程中各方角色的体验,让审稿长久、高效地进行下去。
从出版方的角度来看,你觉得学术多元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难点之一就是人有抱团倾向,我们总是更愿意接触在性别、地理位置、单位、资历上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当一家期刊的主编在组织编委会时只在自己国家找人,多元就是意见很难达成的事。
为了避免走入多元死角,Hindawi 在选编辑时会格外注意成员构成。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我们的期刊有了文化多元的作者群体,进而确保了稿件更加丰富与包容。
多元的本质是吸纳更多角色与视角。当单一个体在群体中找到与自己相近的另一个体,则更容易建立归属感,也更愿意加入对话。我最近看了一篇名为“女性让科学更开放”的文章,里面讲到走前人走过的路总是相对简单,我们出版方应该时刻谨记这一点。
我同意你说的要通过增加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促进多元状态。顺着我上一个问题问下去,作为出版方、编辑如何保证吸纳多元背景的审稿人?你觉得扩充审稿人储备名单对编辑找审稿人有帮助吗?
如前所述,学术出版行业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家喜欢和有相似背景的人共事。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学术界独有的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很常见。我们能做的就是为编辑工作提供科学的工具,比如 Hindawi 正在建的数据库就能协助编辑选出合适而多元的审稿人。
除此之外,出版方还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审稿人储备,这样编辑有需要的时候才不至于抓瞎。Hindawi 向来支持科研新手,我们针对资历尚浅的审稿人推出了同行评审培训项目,帮他们快速上手审稿工作。
增强审稿人储备可以缓解编辑找人难的问题。多元的审稿人储备意味着人数增多,也就是说编辑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多。这样一来,审稿周期乃至发表周期就都会缩短。
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审稿人会带来不同的声音,而科学就这样在讨论与反思中渐渐得以进步。
当我们说到学术的包容与多元,常常会连带讨论研究的可获取性。你觉得人们在获取研究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最明显的,研究是不是开放获取?在 Hindawi,我们对开放获取的重要性早有共识,同事们都为旗下的金色开放获取期刊感到骄傲。传统订阅期刊在付费墙的加持之下常常“一竿子打死一票人”,对多元无益,更对推进科学进步没有帮助。作为 Research4Life 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在处理中低收入国家作者的稿件时给与一定折扣或完全免费,让那些缺少基金支持的作者也切实加入到开放获取的行列中来。
原本没有发表预算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论文来提高研究可见度。在制定制度时把开放获取的好处考虑进去,相当于从行业的底层逻辑入手加强研究的可获取性。这也是我们提出开放摘要倡议 (Initiative for Open Abstracts) 的初衷,在我看来开放科学是最好的科学。
学术出版中还有一个常见缺陷是关于理解门槛的。有人十分擅用业内“黑话”,解读这些所谓黑话往往需要上下文语境和专业知识,对圈外人并不友好。久而久之,这些术语黑话就只能在小范围形成闭环。作为科研新手,要想面对黑话不犯怵,不妨参考这份由意得辑参与制作的科学传播指南,让你更快适应学术语境。
随着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学术出版商也在努力与时俱进。过去一两年中我们逐步适应了新的办公方式和知识分享渠道。举例来讲,出版社会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举办线上会议或讲座,以适应大环境下存在的人员流动限制。
出于同样的原因,Hindawi 的期刊开发团队一直关注着科研人员浏览及获取内容的新方式,并在相关渠道同步更新我们的论文。同时,我们也建议包括作者、编辑、审稿人等各方角色一齐体验这些新平台。如今通过发一条推特来传播研究成果比任何方式都来得简单迅速,小看新兴平台吃亏的是自己。
我注意到 Hindawi 引入了一则新规:假如作者在文章发表后更名,无需任何文书手续,也不用知会其他作者,可以直接更新自己改过的名字。不得不说,此举真是迈向包容的一种尝试,不知道你们是否还将推出更多类似的举措?
谢谢夸奖,我们内部也很满意这一变革,同时也将继续尝试更多促进学术多样性的举措。我们深知目前的学术生态离真正的多元还很远,所以更要时时努力。就在最近,我们重新评估了编辑团队的构成,本着多元、包容、平等的原则重新调整了编委构成,并同步更新了相关合同条款。我们认为让各个利益相关方都置身其中对学术多元有好处,但像我前面说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感谢Charlie 接受我们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