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cles
- New
科研不端发展史——给审稿人的态势分析
是否经过同行评议已是学术界判定科研信度的主流标准。学术期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同行评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早在1731年便存在了1。
时至今日,同行评审在学术出版中仍承担着质检的角色。尽管审稿工作没有报酬,也存在些许争议,但审稿人对学术出版流程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未经审稿的学术出版物鲜少使人信服,学术界十分倚重审稿人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审稿人集数职于一身,她们/他们有时像体育赛事中的裁判,需要保持中立,做出有理有据的裁决,给分得当;她们/他们同时又像教练,指点作者、帮助其清晰阐述研究,提升研究影响。此外,审稿人还是学术不端警察,在字里行间发现端倪。
科研诚信缺位
科研不端屡见不鲜。据一项2021的元分析显示2,研究中的篡改、伪造、抄袭现象达2.9%,其余科研不端行为则占总数的12.5%。一方面,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万计,要在前期识别出所有问题并不现实。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激烈,“不发表,就出局”文化带来的重重压力使致一些研究者无视研究道德,选择作假3。
行使科研不端后患无穷,它不仅白费了多年的研究,也殃及一众相关人员的学术前途。Schön事件4及近来被热议的阿尔兹海默风波5都是多年研究被推翻的典型例子,其共同作者的学术声誉被波及不说,也削弱了人们对学术出版机制的信心。因此,审稿人需要保持警惕,让科研不端在学术出版中无处立足。
篡改、伪造、抄袭是科研不端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此外,未按规定取得知情同意、挂名作者、未披露利益冲突、香肠论文等也都是常见的有违学术道德的操作。
篡改图片是一种普遍的数据作假行为,也因近来的阿尔兹海默风波再次受到关注。
科研不端有了哪些新花样
科研不端不单指篡改与伪造数据,20世纪出现了许多存疑的人体及动物实验,比如塔斯基吉梅毒实验6及Harry Harlow恒河猴实验7。尽管《赫尔辛基宣言》及其他人类、动物相关的实验守则已经极大地提升了科研人员的道德意识与实践规范,但研究者的学术操守是没有上限的。
“直升机科学”近来备受关注,它指的是发达国家的研究者使用海外科研人员采集的数据却不记录在案的现象8。举例来讲,当一位伦敦的研究者请远在利比亚的另一位研究者为其获取热带疾病研究的样本,但在论文中对后者避而不提,且利比亚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及样本贡献对完成研究大有助益,这时就可以称之为直升机科学。
另一种日渐普遍的学术不端是论文工厂。论文工厂通过售卖署名权获取利益,而出售的文章往往基于经不起推敲的或伪造的数据。2022年,一家名为International Publisher Ltd.的俄罗斯论文工厂被曝出其一篇论文的价格高达5000美元9。同年发表的一篇预印本指出有期刊编辑与论文工厂沆瀣一气,出售署名权,涉及四本期刊的二十多篇论文10。尽管论文工厂染指学术出版的程度与规模尚未可知,但这类不端行为极有可能反复。
将疑似科研不端行为告知期刊编辑
当发现疑似科研不端行为时,务必将顾虑告知期刊联系人,通常也就是编辑。编辑明白期刊的声誉与商业价值极大程度依赖于其发表的文章是否可信,她们/他们不愿放过任何潜在的科研不端行为。
当涉及疑似的学术不端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只要你认为论文内容有不妥的地方,务必在文中作标注并阐明理由,然后交由期刊编辑进一步调查。
给审稿人的科研诚信检查表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将检查科研不端的标准粗浅地整理如下,供你参考。
- 检查论文是否备齐了所有常规材料,如目标期刊要求提供的伦理声明、基金来源声明、数据可用性声明等;
- 检查其研究方法是否经相关机构的审查委员会审批;
- 检查图片是否有被篡改的迹象,可要求作者对任何可疑的或不一致之处作出解释。点击此处查看专题文章之如何识别论文中的问题图片。
- 考量数据来源,即评估数据信源的可信度;
- 检查行文。写作风格或语言质量突变都是需要警惕的信号,当然有可能是换了另一个共同作者执笔。不过,将可疑的文字复制粘贴后上网搜索能有效识别抄袭,小心驶得万年船;
- 检查被审稿件是否大量引用了其作者此前发表过的论文。如果只是循环利用同样的数据,则有重复发表的嫌疑。
参考文献
1. Shema, H. The Birth of Modern Peer Review. Scientific American Blog Network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information-culture/the-birth-of-modern-peer-review/ (2014).
2. Xie, Y., Wang, K. & Kong, Y. Prevalence of Research Misconduct and 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Eng. Ethics 27, (2021).
3.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 Affairs, P. and G., Committee on Science, E. & Science, C. on R.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Fostering Integrity in Research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7).
4. Physicist found guilty of misconduct. Nature (2002) doi:10.1038/news020923-9.
5. Potential fabrication in research images threatens key theory of Alzheimer’s disease.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potential-fabrication-research-images-threatens-key-theory-alzheimers-disease.
6. Tuskegee Study - Timeline - CDC - NCHHSTP. https://www.cdc.gov/tuskegee/timeline.htm (2021).
7. Harry Harlow: Monkey Love Experiments - Simply Psycholog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harlow-monkey.html.
8. Adame, F.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s can end ‘helicopter research’. Nature (2021) doi:10.1038/d41586-021-01795-1.
9. Perron, A. B. E., Hiltz-Perron, O. T. & Victor, B. G. Revealed: The inner workings of a paper mill. Retraction Watch 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1/12/20/revealed-the-inner-workings-of-a-paper-mill/ (2021).
10. Abalkina, A. Publ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nomalies in academic papers originating from a paper mill: evidence from a Russia-based paper mill. at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112.1332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