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cles
- New
如何定义学术成功?
“工作的乐趣会被那些有所长的人感知到,他们无需旁人的注视与掌声,仅是使出本领便心满意足。”
——伯特兰·罗素,《罗素论幸福》
学者也好,科学家也好,或多或少都对专业成就有着向往。然而我们无法像检测溶液浓度、或用量表量化人的性格特质那样客观定义学术成功。没有了企业财报那样的普世的衡量标准,我们究竟应如何定义学术成功?
一些显性指标
- 论文是科研硬通货,其价值依发表频率、数量、所登期刊而不同。对我们的读者而言,发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IF或受同行认可的期刊上相对频繁地发文算得上是学术成功的重要标志。有了出色的发表履历后,学术声誉渐盛,很多时候其他维度的成功也会纷至沓来。
- 审稿经验。接到期刊的审稿邀请通常意味着你在领域内已薄有成就,并受编辑信赖。由于审稿过程严格保密,一个人的审稿经验也并不总是公开可查的。不过,即便是采用盲审机制的期刊,多数也会以年为单位公布其审稿人名单,以感谢他们做的审阅工作。此外,担任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也有类似效果。
- 成为期刊编辑是审稿这条学术支线上的进阶成就。编辑向来是为学术出版把关的人,如果说审稿人是针对个体稿件做技术层面的评估,那编辑则是通过制定期刊政策、调整发表侧重的领域,来指引科学的方向。
- 在协学会任职也是学术成就斐然的研究者常见的特征。协学会主席的身份尤其能显出一个人在领域内的地位,因为在西方学术界,这些头衔通常由投票决定。此外,进入各学术机构的评选委员会,负责职位晋升、奖项/基金授予、协学会成员评选,同样是一种学术身份的象征。当然,最常见的担任博导、硕导也可算作某种程度上的学术成功。
- 担任国家机构的顾问,比如财务部的经济顾问、科技部的科学顾问、教育部的教育政策顾问等等。颇有一种脱离学术语境之后,即便转换领域你的才能始终得到认可的意味。
一些隐性指标
研究者在其领域深耕,所得专长如能为其他领域所用,也是成功的一种体现。
- 例如做专家证人,凭着专业知识提供DNA对比、指认或识别物证,成为司法程序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或许关乎着他人的生死命运。
- 为同行及研究新手出谋划策。用你的经验及专业为他人推进学术旅程搭把手。这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太多明面上的荣誉,但如果你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实现,或许会感到满足。就像开头罗素笔下的工作的乐趣一样。
- 受业界垂青也可以作为衡量学术成果的一个指标,如咨询费、专利使用费等物质层面的变现。此外,名下的专利数也可作为一种参考。
量化学术成功与影响
除了上述较为传统的指标,现如今,学界衡量成功的标准日趋量化。诸如Katherine Andrews提出的影响力简历、Altmetric值、申得经费数额、所带学生人数,正重新定义着成功。这种趋势的好坏见仁见智,或许科学家将来会用更科学的方式界定成功。在那之前不妨多方了解,找到自己心中对成功的定义。
参考文献
- Andrews K. 2022. Why I wrote an impact CV. Nature Careers,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2-00300-6
- Joshi Y. 2014. Evaluating scientists scientifically [guest editorial]. Current Science 107: 1363–1364
- Russell B. 1930.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252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