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访谈
- 热门
科研领域数字出版爆炸式发展的优缺点
Pippa Smart 是独立研究沟通和出版顾问,在科研出版界拥有 25 年以上的经验,她是 PSP 顾问公司 (PSP Consulting) 的老板,PSP 顾问公司为全球出版商、期刊及编辑提供建议与顾问服务。Pippa 会对出版商(特别是非商业性的学会)和编辑如何开展他们的出版项目提出建议,对他们的期刊编辑部政策给予指导。她也提供客制化的培训课程,教授关于编辑技巧、期刊发展和版权等议题。Pippa 在取得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出版与人类学学位后,陆续在几间出版商工作,包括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布莱克韦尔科学出版公司 (Blackwell Science) 和 CABI。她曾担任信息开发慈善单位国际科技出版物提供网络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Availability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INASP ) 的出版主任,她负责开发执行出版支持项目,提供发展中国家的出版商顾问服务。她也是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商协会 (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 ALPSP) 官方刊物 Learned Publishing 的主编,也是 Science Editing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的编辑部成员。她是 Practical Action Publishing 的非运营部总监,同时也是欧洲科学编辑学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ors, EASE) 的委员会成为之一。Pippa 也是 Science Editors’ Handbook 这本书的编辑之一,该书是数字和印刷编辑专业人士广为信任的指南。
看到 Pippa 的经历,意得辑专家视点真的很兴奋能有机会与 Pippa 展开谈话,了解她对研究出版方面的各项看法。在这个访谈系列中,Pippa 谈到了几个不同的议题,有编辑、出版商和图书馆员的角色变化,也有期刊编辑如何发展自己的技能发表高质量的文章。第一辑的内容主要在谈学术出版界的变化,Pippa 首先谈到了期刊如何改变出版模式,接着分享了她对最近日益流行的发表后同行评审趋势的看法,这个评审模式会不会影响研究质量,怎么影响等。在问到目前的改变趋势将为学术出版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她表示她可以预想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期刊世界”,由于合作与数字科技的帮助,研究的可发现性将大幅提升。Pippa 在说明作者在发表开源期刊时没有注意到版权相关事项前,也简短谈到了图书馆员和出版商的角色。
做为学术出版顾问,你通常会接什么样的项目案?
我承接的工作范围很广,大部分都是出版商或期刊面临的特定问题。这其中可能有帮助学会与出版商进行合作谈判、协助编辑解决他们与文章、作者或审稿人遇到的伦理道德问题、协助出版商拟定与编辑的合同、给期刊出版商和期刊提供出版策略发展建议(什么都有,比如增加期刊能见度、提高编辑质量、改善评审流程、根据国际上的倡议如 DOI 开发相关网站等等)、给出版商开发支持文档(比如说给编辑的指南)。
最近几年来,期刊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对于中小型的期刊来说,要适应这些改变容易吗?比如从印刷出版改成电子出版,或是从订阅制改成开放获取模式。
编辑的工作在过去 20 年中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读者(还有部分作者)对期刊的期待改变了,这是比较难应对的地方。读者现在会期待高端的在线系统,但很多期刊没有办法负担,让主流(大部分是欧美)周边的期刊在商业出版环境中更趋弱势。在线环境也因为 CrossRef/DOI(文章识别码)还有 ORCID(作者识别码)这类国际倡议变得更加复杂,期刊出版商(和编辑)们要随时跟上新的知识。去年,我承接了 CrossRef 的拓展工作,他们发现虽然他们有很多小型出版商会员,这些会员并没有储存更新链接,或是充分利用会员的权益(CrossRef 提供的其他服务)。对一些小型出版商来说,(即便他们知道,)要整合这么多不同倡议,在技术上来说是有困难的,我担心在线环境不止没有改善全球沟通,反而会让一些小型出版更加弱势。
那么,期刊出版商和编辑要怎么随时走在改变的前端?谁能帮助他们?
国家出版协会有必要提供顾问服务给学术期刊。有些国际协会,像是 EASE 和 ALPSP,都提供宝贵的新闻消息还有资源与培训渠道,但问题是怎么让编辑和出版商知道有这些资源的存在。不幸的是,许多国家出版协会都只专注在出版教育和贸易,非常少提供学术环境的信息,而我会建议他们注意这个地方。
期刊出版有一些比较新的实验提出了质量控管的替代方案,比如新的同行评审模式。关于这部分主要的争议是传统的同行评审系统有问题或是审稿人对于审稿工作需要更多认可。做为期刊编辑,你对这些新的出版模式和同行评审模式有什么看法?传统的同行评审系统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开放同行评审、发表后同行评审是理想的解决方式吗?如果不是,要确保出版高质量研究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方面,同行评审是一个很有问题的系统,因为它受到人为偏见的高度影响;甚至它速度很慢,对学术信息流通可能是有害的。有好几个期刊都发起项目尝试解决审稿流程问题,但却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说 F1000Research,文章未经审稿就可以发表,然后将审稿评论做为文章的“质量评价”,这个做法很有趣,但也存在风险,因为他们提供的筛选很少,没有经验的研究人员还有受到污染的互联网可能就会发表未经证实或是不好的科学。开放同行评审,公开审稿人的姓名,有时候也会公开他们的审稿意见,这个模式同样也有风险,人们的批判性会降低,尤其是年轻的研究人员,这同样会造成不好的科学(还自称是“同行评审过”的文章)流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关于同行评审的研究都发现研究人员是想要单盲或双盲同行评审的,虽然我个人喜欢开放同行评审的透明性,我也完全理解这其中可能带来的问题。
至于奖励审稿人,是,我同意应该要有某些形式来奖励他们,但问题是怎么奖励。在 2015 年,有好几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请愿,希望审稿工作能够列入国家研究评价,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的 Aidan Byrne 表示,虽然他也同意审稿工作应该获得奖励,但奖励应该要跟审稿人做出的智慧贡献有关,而这部分还没有办法量化衡量。
学术出版越来越依赖数字科技,也尽量最大化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你是否觉得整个产业开始倾向在线发表?印刷版期刊会消失吗?
我可以看到期刊的未来会非常不一样。我相信顶级期刊会持续存在,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提供作者高度的信赖感,同时也因为他们被视为对信息进行高度控管(高质量水平)的代表。不过,我也可以看到期刊会结合成为大型文章“门户”,或许像是 F1000Research 这样的模式,提供读者更好的搜索和发现渠道,同时也提供作者(或许还有审稿人)可靠的机制。数字科技能轻易辅佐这些运作,如果有办法进行大型合作,还能提供更符合经济效率的系统。
期刊出版界最近的改变浪潮如何改变图书馆员的角色?图书馆员如何跟上这个潮流?
我相信图书馆员在这个环境中一定很煎熬,不过,我不是图书馆员,而是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角色已经变了,现在很多图书馆员在他们的单位都有不同的角色。他们要有办法对学术沟通整体提出建议,知道要怎么在哪里发表,还有要怎么去哪里找到信息。他们在通过图书馆栏目让人们取得内容以及与商业性出版商谈判授权上还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许多图书馆员的角色有了剧烈的变化,甚至连他们的专业性也跟着变了 – 但就我看到的,他们做的很好,尽管在 2000 年的时候有人质疑学术图书馆是否该继续存在,现在这些关于废弃图书馆的声音已经不见了。
越来越多出版商开始拓展业务版图,开始发展客制化的解决方案给作者,你对出版商的角色变化有什么看法?
不久前我有听过这个说法,没有人会从(爱思唯尔旗下的)ScienceDirect 购买内容,大家只会买他们的服务。我认为出版商的角色已经变了,他们从内容供应商变成服务提供商,而购买服务技术和公司这件事让我相信出版商需要构建自己的内容交付和信息支持优势,而不能只顾着构建内容。有些出版商在这部分做的很好,但不是所有的出版商都这样,看接下来出版业会怎么演变很有趣。
现在有很多研究人员选择用开放获取方式发表文章。你觉得他们对开放获取模式的版权有多少了解,特别是关于知识共享下的开放协议内容?
我担心大部分的作者都忽略了他们发表的文章具有的协议,而他们不知道发表CC-BY 协议时自己的权益是什么。我担忧的事最近被 De Gruyter 的研究证实了。在一个作者调查中,他们发现大部分(以 CC 协议发表的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内容用于翻译或商业用途。需要有更好的作者权益教育,而以我们的环境来说,这应该是在大学阶段或研究人员接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指导时该涵盖的基础教育。但是,出版商同样也有责任清楚规范作者的权益还有采用的协议类型,但恐怕大部分的出版商这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
社交媒体在现今的学术出版扮演什么角色?
我对社交媒体是爱恨交织。虽然我很常使用推特(@LearnedPublish),有时候也会用领英,但我想我已经太老,无法了解脸书。不过,我确实感觉到社交媒体可以鼓励关于学术文章的讨论,让讨论不止局限在文章本身。这当然会让文章变得受欢迎,但有时候“热门”议题会比那些“无聊但重要”的文章受欢迎,这部分当然要注意,小心衡量已发表文章的重要性。
以上为第一辑的访谈内容,在下一辑的访谈中,Pippa 透露了期刊编辑在现今的出版环境中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