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心理得了病,还不敢说

科研人:心理得了病,还不敢说
2019年11月29日 2.2万 次浏览

这篇文章是意得辑找我约稿的,一开始我还拿不准写什么。后来想到,个人经历也许是比较好的切入点,于是决定说一说这个话题:学术界的沉默效应

学术圈内最大秘密,也许就是秘密总是“秘密地”滋生发酵。许多话题都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大家生怕影响前途,甚至丢了饭碗。这些避而不谈的话题,有可能是生育、精神健康,又或者涉及科研本身,比如论文稿件被拒,基金申请失败。虽然精神健康早已成为大众热议话题,但时至今日,是时候关注学术人士的精神健康了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自己也历经过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我知道周围共同读研的人同样有各类心理问题,但大家都保持沉默。这些问题的开始阶段也许只是失眠或者“冒充者综合征”,但之后会慢慢发展成:我知道自己的心理状况出了问题,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走出来

原以为,只有读研读博阶段的学生才会有大量的心理问题,但事实上,心理问题弥漫于整个学术圈。当我向同学,老师,甚至学校管理人员寻求帮助时,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衷,比如tenure track 相关的担忧。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当他们向别人寻求心理支持时,得到的建议多数是“保持沉默”

心理健康污名化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而在学术界有可能最为严重。究其原因,也许是这个圈子掌权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掩盖这一问题。说回我自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词一句我都得通读好几篇,生怕把自己描述成懦弱无能。

其实读本科的时候,我们心理问题就开始萌芽。自己一心一意想读研,但因为各种原因,本科最后一年感觉各种凌乱,出现心理问题周围的人或许也能感觉到。去找敬重的人写推荐信,他们说,给我写推荐信没问题,但要求我抽出一段时间让自己平复。我当然理解他们的好意,我也觉得休息一年调整自己没错。但那个时候,我第一听到这种说法:无论能力多出众,心理健康是继续深造的另外一道坎

一年后,我申请读研,以上提到的这种说法似乎又一次被强化。在准备申请材料时,有一所院校要求招生顾问填写申请人的“性格”(temperament),但事实上,这指的就是心理健康。虽然我最终被录取了,也在这所学校就读,但自己的心理状况被他人评价,还是觉得很不舒服。

硕士阶段,我听到各界最多的忠告就是“装糊涂”(thick-skinned),我发现这也是对的。做学术,本来就是各种拒绝应接不暇,应当尽早学会应对。慢慢地,我也变得坦然。无论是稿件还是基金被拒,我都视为“人生一课”。曾经让我落泪的糟心事现在也可以头发甩甩,红酒一杯—— 稿件拒了投下家,基金拒了继续申。到后来,我似乎意识到了“装糊涂”的真谛 —— 凡事慢半拍,别过于敏感。

转眼读博,我居然发现我的同事朋友都和我一样心理问题重重。某天和闺蜜喝酒,她说自己总是间歇性焦虑,持续性恐慌。我笑了笑,表示完全理解她的心态。那一刻,我也开始意识到,心理问题大概是太普遍了,以至于人们都已经麻木,就算再严重,也只是闲聊的谈资。再进一步思考,我意识到,其实我们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那就是:心理健康关乎我是否真的优秀,所有忧郁,焦虑统统都得自我消化。这种沉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偏差,导致无法给予足够的同情,也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

学术圈的心理健康切切实实存在,并非空穴来风。就拿导师来说,他要带你好几年,期间有可能一直让你产生心理问题。但要知道,他们也是“过来人”,同样在那种互相缄默的环境中应对心理问题。也许他本无恶意,只是没有给予足够同理心;也许他因为你的懦弱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和快感。但无论是那种情况,在我看来,最终还是会以沉默告终。

今年早些时候,有人向我诉说了自己严重的心理问题,我当时也非常担心她的处境,于是向相关的人反应了情况。但得到的反馈却让我失望透顶,原以为会得到同情,结果却引来了指责和怒气。在学术界,面对伤害只能硬扛,却没人想过解决,这让人匪夷所思


本文作者要求匿名。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