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审稿人,有4个途径

成为审稿人,有4个途径

编者按:本文于 2016 年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经重新编辑后用于 2021 同行评审周推文。

为什么年轻的科研人员想要成为审稿人?

成为审稿人代表被认可成为领域专家。对于科研新手,简历和名声能因此加分,也是科研生涯向前进一步的象征。除此之外,审稿人也有机会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发展,拓展见识。

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拓展人际网络很重要,担任审稿人可以和期刊编辑以及其他同行互动。基于这些种种原因,许多刚开始科研生涯的研究人员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都期待收到审稿邀请。

新手成为审稿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1. 发表论文

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记录。你要是在某本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就更有可能收到审稿邀请,也更容易被领域内的人推荐。原因很简单:你熟悉这个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专业标准。

除了提升被引用次数之外,还应当对论文标题下功夫,使用恰当的关键词,以便期刊编辑们在使用 PubMed 这些数据库时更容易找到你的论文。

2. 你的导师可能有人脉

你的导师除了能给你学术指导,还很有可能带来人脉。作为过来人,他们通常和期刊编辑保持着联系,如果能通过他们引荐,会很有说服力。最理想的情况是,你的导师本身就是期刊编辑。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是,但导师参与过审稿,可以问问他们是否能带带你。在成为真正审稿人之前,这种手把手的带教,会十分有效。

Default Alt text

3. 大胆主动地去找编辑

与其等着编辑来找你,倒不如自己找上门去,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稿意愿。利用各种会议或者社交场合和领域内的期刊编辑套套近乎,说一些新鲜的个人想法,都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如果能要到编辑的常用邮箱(在中国当然微信更常用)那是最好的,邮件里写清楚履历和发表记录。更重要的是,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期刊对于审稿人的基本要求与期望,做到有的放矢。

4. 利用其他渠道练手

一些科研平台比如 F1000Research 和 PubMed 会采用“发表后同行评审”的模式,注册用户可以自由评论已发表的文章。在讨论的氛围中练手,成长会更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平台的用户通常会选择匿名评论。评论可长可短,甚至可以是一篇博文。

结语

寻找审稿人是期刊编辑的工作日常。有意思的是,不少编辑喜欢找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审稿。理由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拒绝审稿邀请的概率更低,而且对审稿工作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无法仅凭一篇文章作出包教包会的保证,如果你对当审稿人有更多具体的疑问。一站式发表平台 Researcher.Life 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初、高级审稿人培训项目,手把手教你如何审稿,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细则。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Found this useful?

If so, share it with your fellow researchers

该话题属于同行评审阶段

你觉得发表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同行评审吗?让专家指导你该如何有效地回复审稿意见,增加发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