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图片作假,又该怎样避免它?

如何定义图片作假,又该怎样避免它?

论文图片是研究者用来佐证自己论点的重要数据,好的图片能提升论文的接受率。作者投稿所用图片需为原创,同时要根据不同目标期刊的要求作微调。

 

多数研究者都会在投稿前预先处理论文中的图片,以获得最具代表性、方便读者理解的视觉呈现,但要把握好这项常规操作的度又十分微妙。为了让图片更具说服力,一些科研作者会作出不合适的改动,即图片作假。图片作假是一种性质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 

 

研究者出于什么原因会对图片作假?

不恰当的改动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的无心的。研究者可能会出于以下原因有此一招:

  • 没有用高质量图片的意识。有的人过于关注实验成功与否,忽略了图片质量的重要性。
  • 缺少投稿经验,对发表需要达到的标准没有概念。
  • 欠缺耐心。要想得到一张高质量图片,研究者需要付出大量心力,凑合应付很难有理想的结果。
  • 认为没必要为了收图重复实验。当研究者对实验结果和数据效度感到满意,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遵守了科研道德,会让他们找不到重复实验的理由。这种情况下一些研究人会认为对图片稍作修改是无伤大雅的。
  • 刻意违规处理图片,引导读者错误解读研究结果,通常还会夸大虚假数据的重要性。研究者通常出于发高影响因子的压力,或因为本身跑不出显著数据而冒险。

 

什么样的修改是可以的?

 

下面几种改动是被允许的: 

  • 局部放大。
  • 截图。
  • 调节图片整体的明暗和对比度。需要注意不能仅对局部图像作改动。
  • 用箭头、方框标注出图片的某一特定区域,为读者划重点。
  • 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调节图片像素。

 

什么样的修改是不可以的?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看似不会影响成果解读的细微调整也可能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可能包括如下情况:

 

  • 使用锐化过或过度饱和的图片。
  • 将黑白图片改为彩色图片。
  • 将某一局部图像复制拼贴后在另一图片中重复使用。
  • 未经解释说明就将两张不同图像作拼接,比如擅自将阴性对照组的凝胶图片与另一张主图的凝胶图片拼在一起。
  • 未经解释说明就去除了荧光标记样本中的荧光底色。

 

通过篡改使图片呈现出原本未能观察到的数据或信息即是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个人及机构都有可能因此遭到处罚。科学编辑理事会 (Council for Science Editors) 指出:“作者不可增强、模糊、位移、删除或添加图片中的任何元素。”

 

图像作假多发生在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具体操作包括:

 

  • Photoshop软件做出样本中本不存在的原位信号,或将微弱信号修成强信号。
  • 将阳性对照样本混入实验组样本中,继而得到假的图证,或直接在图中加一条本没有的DNA条带。
  • 将单个图像(如样本中的某组细胞)修改后伪造成多张实验得出的结果图。比如通过一图多改无中生有蛋白共定位信号。
  • 将不同批次观测到的细胞合成在一张图中。
  • 人为修改印迹实验中的信号或条带。

 

科研人员如何避免论文图片作假?

 

科研人员为避免图片作假而加的小心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研究的。

 

图片生成前

  • 熟悉显微镜及其他仪器的操作方法,确认图像采集软件的设置,提前找好最合适的明暗及对比度设置。
  • 保证样本的纯度与质量,尽可能减少图片背景中的噪点,从而提升图像的分辨率与清晰度。
  • 根据实验设计提前构思好每一张图片需要有怎样的呈现,便于及时抓取。这项技巧尤其适用于蛋白质凝胶和印迹图片的捕捉。

 

图片生成后

  • 做好对原始图像的存档,如需调整,也在副本中完成。
  • 如需生成对比图,应在完全相同的设置下操作。
  • 了解期刊对图片放大倍率和分辨率要求。
  • 避免使用如JPEG一类有损压缩的格式,建议将所有图片都存为TIFF格式。
  • 遵循目标期刊给出的图片要求作调整。
  • 如图片未经修改,作者需要在图例中说明;如对图片做了改动,则应标明用了何种功能。

 

 

维护学术诚信是谁的责任?

 

 学术内外的各方人士都有责任避免、举证图片作假行为。

  • 科研作者。作者应对产出的学术作品负责,保证其真实准确。将不存在的数据写进论文有违科研道德,还将造成不好的连锁反应,误导同行以此为基础提出其他研究假设,或展开进一步研究。由此,作者应自我约束,保证学术源头的纯净。
  • 审稿人。审稿人一旦发现稿件中的图片有作假嫌疑,都应知会期刊编辑。
  • 期刊编辑。期刊编辑应确保官网的“作者须知”中明确划定了合规的图片编辑范围。出版真实而可靠的论文是编辑的职责质疑,当已发表论文和图片作假扯上关系,编辑也会面临学术不端的指控。因此,编辑应对每一张图片作细致的评估与检查。图像检查应基于编辑所在期刊的相关规范,如有科研道德委员会,应依照其规定作评估。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以发表为界限,将处理疑似数据作假分为已提交的稿件1和已发表的稿件2,3两种情况,分别为期刊编辑给出指导。同时也对后续撤稿有明确的标准与规定。4不少出版社已经开始将图片识别技术纳入审稿的初筛阶段,用来找出图片复制、图片作假等常见科研不端行为。还有八家主流期刊于近期联合提出了一套用于识别伪造图片的三级体系。
  • 科研单位。研究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会影响其所属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声誉。因此,科研单位应对研究生及教职人员提供发表/学术道德相关的培训,防患于未然。而当疑似不端行为发生后,科研单位应主动调查并公示结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读者。如果有可疑图片逃过了编辑和审稿人的眼睛,任意读者都可以提出质疑。比如在类似Pubpeer的在线平台上评论已发表的文章、提出质疑、提供反馈。
  • 科研诚信专家。随着图片作假愈发频繁,数据专家也被引入了科研诚信领域。7他们/她们通过分析科研数据找出有问题的研究,Elisabeth Bik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最近因对维护科研道德做的贡献而被授予了约翰·马多克斯(为纪念Nature前主编而得名,旨在表彰监督和揭露科研不端行为的人士)。8Bik此前揪出了5000篇学术论文中的数据及图片作假,导致了大量撤稿与勘误,也引发了学界对科研道德的讨论。此外,诸如Image Data Integrity等咨询公司也就识别图片作假与期刊紧密合作着。由个人和机构组成的打假专家网络9正在逐渐完善中。

 

图片作假性质严重且普遍存在,学术界内外应如前所述各自尽力,止住这项学术不端操作。

 

参考文献

  1.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Fabricated data in a submitted manuscript. 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resources/flowcharts/fabricated-data-in-submitted-manuscript.
  2.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Fabricated data in a published article. 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resources/flowcharts/fabricated-data-published-article.
  3.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Image manipulation in a published article. 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resources/flowcharts/image-manipulation-published-article.
  4.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Retraction guidelines. 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retraction-guidelines.
  5. Holly Else. Publishers unite to tackle doctored images in research papers.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610-7 (2021).
  6. Thorsten S. Beck. HEADT Centre - How to Detect Image Manipulations? Part 3. The Headt Centre https://headt.eu/How-to-Detect-Image-Manipulations-Part-3/ (2017).
  7. Richard Van Noorden. The image detective who roots out manuscript flaws | Nature.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015.17749 (2015).
  8. Sense about Science. John Maddox Prize 2021 Winners – Sense about Science. https://senseaboutscience.org/activities/john-maddox-prize-2021-winners-announcement/.
  9. Rossum, J. van et al. STM Recommendations for handling image integrity issues. (2021).

 

 

 

延申阅读

  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Publication Ethics and Ethics in Science" (November 2012) https://www.ifcc.org/media/161822/IFCC%20Ethics%20in%20Science.pdf
  2.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https://ori.hhs.gov/education/products/RIandImages/guidelines/list.html
  3. CSE’s White Paper on Promoting Integrity in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cations https://www.councilscienceeditors.org/wp-content/uploads/CSE-White-Paper_Feb2022_webPDF.pdf
  4. Miura K, Nørrelykke SF. Reproducible image handling and analysis. EMBO J. 2021 Feb 1;40(3):e105889. doi: 10.15252/embj.2020105889. Epub 2021 Jan 22. PMID: 33480052; PMCID: PMC784930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80052/
  5. ORI "Forensic Images Samples" for the quick examination of scientific images https://ori.hhs.gov/samples
  6. Bik EM, Casadevall A, Fang FC. 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 mBio. 2016 Jun 7;7(3):e00809-16. doi: 10.1128/mBio.00809-16. PMID: 27273827; PMCID: PMC4941872.
  7. The art of detecting data and image manipulation. Elsevier Connect. Anthony Newman, November 2013. https://www.elsevier.com/connect/editors-update/the-art-of-detecting-data-and-image-manipulation
  8. Shen H. Meet this super-spotter of duplicated images in science papers. Nature. 2020 May;581(7807):132-136. doi: 10.1038/d41586-020-01363-z. PMID: 3240502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405024/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投稿阶段

期刊投稿阶段充满挑战,但你可以从我们的发表专家所提供的贴士与指南,提高你的发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