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开组会对自己的科研有帮助吗?
作为领域大牛,我导当年就是个组会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他不仅坚持百忙之中每周参加我们的组会(我导当年还兼职了个行政职务,真心挺忙的),而且还有时间给每个学生构思报告题目,每周会有一个学生做一个前沿文献调研报告。
当年作为他的学生,深感组会是督促我做科研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常规的督促效果自不必说,我看有的朋友也提到了“组会前两天是科研效率最高的”,我们组当年也是如此。组会前大家都会拼命做点工作,好在组会上有的可讲。虽然我导温文尔雅对人从不批评和苛责,但是还真没学生偷懒,我很多年都没想明白这是为啥。
真正值得一说的是那个每周一汇报制度。我导基本会提前一个月左右给学生想好一个汇报的方向,往往就是他读文献发现的有意思的方向。然后这个月里,除了做好日常科研,还要调研大量文献。当年我们组“卷”汇报的时候,基本不读上一两百篇都不好意思上去讲。
这事当年感觉负担很大,但是现在想想,收获其实更大。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汇报,是pagerank算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这个算法挺出名的,毕竟google据说就是靠着这个算法起家。
我花了一个月读了将近100篇文献,做了一个三十几页的PPT,自我感觉在这个算法的应用上算是研究明白了。
现在还能找到我当年第一次汇报的PPT——
后来发现我这才哪到哪,我一个师兄硬是一个月“卷”了200多篇文献,从技术发展到领域大牛到前沿技术应用到潜在应用。听完他的汇报,我对他汇报的“表达谱”技术领会颇深。在后来几乎5,6年,我每次跟其他研究者交流,都可以拿着这玩意跟其他人吹牛。
等我们组师兄弟陆续毕业,大家纷纷拿着青基、面上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怀念这个每周汇报,是不是也觉得这种汇报很大地拓宽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现在自己也带着自己的学生开了几年组会,真心觉得,组会开的好不好,真的很影响科研效率。
虽然我知道有太多老师研究做得牛,组会开得好,但是我这里还是想分享一点开组会的经验,纯粹是抛砖引玉。
首先,组会一定要坚持
即便以当年我导的勤奋,还是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某一个月没开组会。结果显而易见,那个月的科研效率别提多低了。
不要太高估学生们的自觉性,哪怕是学霸学神也是如此。毕竟我们组当年半数以上是清北的学霸,没老师督促他们比谁玩的都疯。
第二,组会不能只是大家的研究进展汇报
如果开组会只为了听听学生们的研究进展,那组会单纯就相当于一条“鞭子”,在后面催着学生赶快做实验。这样的话,其实不开组会也没问题的,只需要导师经常没事在实验室溜达溜达,跟同学们聊一聊就可以。
组会更应该是一个解决问题,拓展思路的时候。
当好多个学生分属不同方向,做着不同的实验,那么大家其实坐在一起可以相互探讨,互相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第三,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习
做技术汇报这个事其实特别有用。借鉴了我导师的带组思路,我也让我的学生隔一段时间做一个这样的汇报。
不过这个得根据自己组的情况来,比如组里都是学霸,那汇报可以频一点,内容可以深一点。对大多数一般的同学,太过频繁和艰深的汇报会让他们压力太大、效率过低,并且有了不做实验的借口……
第四,尽量每次汇报都要用PPT
一开始我并没这么做,但渐渐发现,有没有PPT的汇报真的差距很大。不止是汇报质量上的差距,还有这一周科研工作上的差距。
需要对于落到纸面上的东西会无形中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没让学生做PPT的时候,学生只会说这周做了个XX实验,实验结果XX,不是很理想……过一周,还是这个事。反正空口说,导师都不一定记得住上周是咋回事。可是当需要他做PPT,他不得不放上自己的实验图,或者查的实验流程步骤资料,科研进度一下子快了很多。
而且,做了PPT,哪怕这周有事情开不了组会,看看大伙的PPT也一样有督促监督的作用。当然,PPT也好,实验工作日志也罢,作用差不多,只不过PPT的展示效果更好一点。
最后,组会有没有必要开?如果低质量的组会,对老板来说其实也是有帮助的,但是想要效果更好,那组会的质量也很关键。至于对学生,deadline就是最佳的督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