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间如何成为科研大佬?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提到了读文献的重要性,但小e觉得做科研最重要的还是要对你做的东西感兴趣,才能行稳致远。
小e特意采访了一位我们的一位老朋友陈同学,现在港大读博,他硕士就读于国内某985高校,硕士期间拿过两次国奖,综合测评全系第一。
研究生期间发表过多篇SCI英文论文以及中文EI论文,曾经公费前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做访问学者,同时也是某一区期刊的审稿人。这样一位同龄人的经验对于正在读研究生或者将要读研究生,且致力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各位来说,或许更加有参考价值。以下是他的原回答
01
“科研大佬?如果你是指发了很多论文,申请了很多专利,拿了很多奖的话,那或许我也能算一个。但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词,究竟发了多少篇论文,拿了多少专利,拿了多少奖才算呢?听完我的故事你或许能够有点启发。
我身边的人,好像一开始大部分都没有想要继续投身科研的想法,包括我自己。
研一刚开学的时候,跟大部分人一样,我也每天忙着奔波于各个教室之间上课,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对未来想要做什么没有任何想法,一切都是在瞎忙。和导师第一次见面,导师问我毕业以后想干嘛,我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导师尴尬的笑了笑转移了话题。
课题组开组会的时候,在研三师兄师姐的毕业课题汇报上,听着从他们口中蹦出的一个个高大上的科研名词,看着炫酷的图表,我也很疑惑自己这几年时间也能做到这么好吗?或许自己也会接着师兄师姐的研究做一些看似很创新的科研,然后找份过得去的工作,稳稳当当的毕业,当时我大抵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02
一直到研一下学期开学后的一天,师兄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跟他一起合作做一个全新原位结构的数值分析,刚好那会没啥事的我想了想就答应了。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我,遇到了一大堆问题,这个本构的参数选取错误,程序老是出bug,画得网格又不收敛了。
每次遇到这些问题都只能求助有过一点经验的师兄师姐,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只能自己去翻其他人发表的paper。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当时为了解决一个模型的收敛性问题,我和师兄两个人从上午10点一直干到了凌晨两点,最后当看到计算结果满足要求的时候,两个人开心的跳了起来,然后师兄请客吃了一顿丰盛的宵夜。那个时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抽丝剥茧,一步步解决难题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远不是一场游戏的胜利可以比的。
往后的日子里,科研给我感受就不再是任务式的指令,更多的变成了一种不断挑战boss,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打怪升级之旅,每次解决一个困扰多天的难题,都会让我开心好久。
另外一次印象最深刻的体验在墨尔本。当时去我参加一起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里面有一场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院士做的。
老院士已经90多岁了,但是其在汇报上的思维敏捷程度,英语口语的流畅程度足以让大多数年轻科研工作者汗颜。讲到国家和世界的学科发展对比的时候,很明显能够感觉到老院士的语气提高了三份,满怀着骄傲和自豪,眼神里放着光芒。他们那一批人,靠着一己之力,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把我们这个学科做到了世界顶尖。这是属于科研工作者的浪漫,做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带来的相同程度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03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如何在研究生期间成为科研大佬?
我能够非常能够理解这种迫切想要做出成果的心情来,如果可以谁不想拥有鲜花和掌声呢?但是你或许得问一下自己,究竟是不是对科研感兴趣,能不能沉下心来做研究,能不能不计代价全身心投入就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能不能感受到解决问题给你带来的满足和愉悦?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具备了做好科研的基本潜质。
在此之后,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导师和师兄师姐沟通课题,阅读大量的文献,不断的试错,纠正,再试错,再纠正,直到最后接近真相。这个过程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愉悦和满足的过程。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了别的同学眼中的科研大佬。”
兴趣是做科研的第一要务。能感受到科研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就已经做好了一半科研。
其次,与导师和师兄师姐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导师和师兄师姐扮演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引路人,他们更多的像你的科研伙伴,无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跟他们一起探讨。
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积极主动。主动参与导师的项目,主动参与师兄师姐的课题,这样到自己做课题的时候才会更有经验,更加得心应手,清楚自己的该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