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关于刘瑜笔下平庸得令人发指的文科博士的一点思考
前几天我们转载了一篇文章《刘瑜:我认识大量平庸得令人发指的文科博士》。反响挺热烈,小伙伴也聊得飞起,对于“文科博士”的吐槽以及反思都精彩纷呈。
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博士,平不平庸先不说,但是刘瑜笔下的博士和科研,确实问题百出,十分契合当下学生朋友的槽点,让人看过之后对整个科研圈似乎都失望了。
不过,小e和很多科研圈的老师和博士接触过,对于大家留言广泛探讨的问题,其实也有一些话要说。
文科生平庸,理科生就高明吗?
有小伙伴在文章下吐槽,文科生平庸者众,那理科生难道就好很多吗?
甚至很多人对于理工科平庸的博士也是一肚子槽点——
其实,这种“不服”,主要来自于文理科的成果度量方式。
理科生的成果,大多是可见的,甚至可量化的,比如研究材料科学的做了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的某些性质就是比现有材料强,那你的成果的价值就毋庸置疑。而文科的成果,除了一篇篇论文,一本本著作,很难衡量这些东西对于世界到底有什么作用。而社会认可,是一个很难评价和衡量的问题。
不过,成果的量化,本身就有问题。
你如何衡量国富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度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发展的进步?又或者《蛙》这本书对世界有什么可以量化的帮助?
你不能说这些东西对人类社会没有作用,但你也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作用,这就是文科的尴尬所在。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文科理科共同推动了世界的车轮向前,有时候理科做得多一些,很多时候则是文科的作用更明显。
不严谨的说,文科研究的是“上层建筑”,而理科做的是“物质基础”,两个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是追根究底,博士只是一个学位,真正决定你对世界发展和影响的,还是所做出的成果。
至于说平庸得令人发指的理科生,那可能确实也不缺。
之前一个聊得比较好的副教授跟小e说过,他们组每年发表几十篇SCI的秘密,就是“流水线式”工作方式。没错,他把他们组的研究方法称为“流水线”。
作为一个做天然药物化学的小组,连硕士都能发1-3篇SCI,靠的就是先提取,再分离,跑质谱,做网络药理学分析这一套工作流程(也许流程稍有出入,毕竟这块我不是很懂)。只要学生肯学,把流程跑通,今天用土豆发一篇SCI,明天换地瓜又发一篇。
“流水线”不仅让科研失去了浪漫色彩,而且看起来也不再高大上,每个科研人只不过是“学术产品流水线”上“打螺丝的工人”。
而且,更令人失望的是,“流水线上的学术产品”往往还看起来没啥用,怪不得刘瑜会说“听完报告我总想问一句——So what?”
看到“paper等身”的履历,你会感慨这个研究者好厉害。但你深入了解他做出的工作,你发现他可能仅仅是做了一名出色的“学术流水线”工。
所以,文科和理科生,都有“并不高明”的存在,只是文科生的成果我们大多都能看懂,所以平庸得比较明显,而理科生的成果只有专业人士懂得,平庸得不那么明显罢了。
ChatGPT是否能取代文科生?甚至理科生?
人工智能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已成定局。
我不想说些假话安慰大家,因为假话改变不了事实。
我看到有的小伙伴评论说“ChatGPT出来之后,文科已经死了,没有一个文科生比得上ChatGPT”,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众说纷纭。
其实,这些都是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一种担忧,而且很遗憾,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小e在ChatGPT刚刚出名的时候,就和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罗老师探讨过GPT的能力和作用。GPT在“学习”现有信息,并因此生成新的信息的能力确实强大。比如GPT写代码的能力,可能要超过一半码农,至于有多少,因为没人研究统计过,所以咱也不敢说具体。另外,自动化做实验的机器人早已经出现,甚至机器人在一些实验室已经承担起重要的实验任务。
所以,别光想着GPT只能取代文科生,理科生也并不安全。
很意外的是,以前想的凡是重复性强,流程化高的工作和任务,人类都很可能被机器快速取代。现在还要加上——从现有数据、文档中提炼和整合信息的工作,计算机也快比人类强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说“文科已死”,或者“理科也要完蛋”,那肯定不至于。
毕竟人工智能还写不出“鹰对尸首也有兴趣,它们也是噬腐者,但它们不与乌鸦合流,保持着虚伪的高傲态度”这样针砭时弊,又回味无穷的句子。
至于只能写写“XX事件的主持者排序是L,M还是M,L”这样平庸的文科博士,其实现在这种工作本来也意义不明,所以与其担心被人工智能取代,不如担心自己是否能做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一次次“取代”中滚滚向前,恐惧和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让自己成为“落后的生产力”可能是唯一的解法和答案。
平庸是否是大多数状态?平庸是否本身也有价值?
各行各业,包括科研领域,平庸都是大多数状态。
不可能人人都站在金字塔尖,这不合理也不科学。
不过,平庸本身,并非毫无价值。
建起一栋大楼,既需要天才横溢的设计师,也需要熟练的工人和泥瓦匠。你让设计师自己去搅拌水泥,拧钢筋,不仅大材小用,而且可能效率和效果反而不如熟练的工人。
所以,虽然平庸的博士很多,平庸的工作和成果更多,但在有些时候,站在更高的视角看有些问题,或许会看到一丝不同。
就拿刚刚说的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各种天然产物成分来说,分析土豆里的100种物质看起来是没啥用,但分析得多了,搞明白的产物多了,庞大的规模会引发一些质变。比如做药物前体筛选,很多时候会在海量化合物里筛。也许某个药物的诞生,背后就有好多个这样默默无闻的“SCI流水线工厂”。
大量看似用处不大的基础性研究,构建了我们当前世界的科学体系大厦。
平庸并非一无是处,它本身自有存在的价值。
科技的发展,既要有人做突破性的大发现,也要有人打螺丝把细节完善好。虽然流水线看起来有点低端,但缺了低端工作,高端也运行不起来。
最后,要跟一些对科研抱着一丝浪漫幻想的小伙伴说声抱歉了,科研圈真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那么浪漫。
不仅仅是很多科研人做的成果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思,不那么高级,充斥着“平庸”,甚至整个科研圈的生存状态也让人觉得“市井而严苛”。
比如刘老师笔下“每年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教学量”、“基本工资”、“外出讲课工资”、“评职称规则”、“项目申请”、“五年考核”,这些KPI式的管理,让科研变得不那么浪漫,不那么高端,甚至“烟火气十足”。
可是,这确实是必要之举。因为只要涉及到有限资源的竞争和分配,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和制度。
虽然科研不够浪漫,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它本身就应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