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研究生,有多怕开组会?

当代研究生,有多怕开组会?插图想必很多人都觉得每周一次的组会不知道在干什么,台上汇报的内容零碎不堪,好像与自己毫无关系,认真听也没有多少收获,反而觉得组会就是在浪费时间,导致了只有作报告的人在与老师交流,其他人都在下面各做各的事情的场面。

在知乎上,就有如下高赞回答:

想到组会就会浑身发冷,像冬天一样。*(来源:知乎 @叶初阳)*

还有一个很丧心病狂的问题:

一周开五次组会是怎样的体验?

谢谢,并不想体验

但在实验室期间,组会基本上是课题组内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最好机会,也是避免闭门造车的必要环节。其实好的组会可以积极推动课题进展,解决课题困难,让参与者学有所得。那好的组会形式是怎么开的呢?我们收集了不同实验室的组会形式供大家参考。

01 专题组会

就算是在同一实验室内,所有学生做的课题方向也并不都是一模一样的。一般来说,在一个大方向下,会有若干个小方向,每个小方向有人数不等的学生在研究。有的实验室会按照不同的小方向划定研究小组,使同一小方向的学生联系得更紧密。

此时,专题组会是极为合适的组会形式。在有些实验室,不同研究小组按月轮流召开一次专题组会,只需要这个研究小组的成员参与。在专题组会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课题进展进行详细汇报,然后就课题的下一步计划和现在的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由于都是同一研究方向的人参加,不管是参与其他人课题的讨论,还是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汇报,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参与到组会中来,积极地发动头脑风暴,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课题的进展。

专题组会这种“点对点”的组会方式,能极为有效地致力于小方向的讨论,加深课题组内部研究小组对该领域方向的挖掘。

这种组会形式不拘泥于“大组”概念,同时也欢迎课题组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参加学习。
当代研究生,有多怕开组会?插图1

02 文献汇报

文献汇报是最常规的组会类型,也是实验室每周必开的组会类型,目的在于将领域内的最新文章传递给课题组内所有成员。

文献汇报类型组会的时长大概控制在30分钟到45分钟,不需要太长,每次汇报人可以就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最新发表的重要文献进行简要分享,并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或技术进行介绍,带领大家快速了解前沿进展,听众也可以就自己没听懂或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讨论。

通过简短又丰富的文献分享,可以带动大家更快更多地积累相关科研知识。当然,文献汇报也不限于一篇文章的精读分享,还可以做一个小方向的进展汇总报告,只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跟大家进行有效交流即可。

高质量的文献汇报相当于一次小讲课,只要讲者准备了充分的内容,听众总能有所收获。

文献汇报也是每个实验室不可缺少的组会类型,有的实验室文献汇报的特点在于开放式参加,每周固定时间点,提前发布分享的内容主题,与听讲座一样,欢迎有时间、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不强制所有人必须到场。既起到了分享知识的目的,又避免了浪费不感兴趣的人的时间。

03 课题汇报

课题汇报这种类型的组会在很多实验室一般只在开题、中期报告、答辩等需要对课题进行整体汇报的时候开展。

汇报人要从立项背景、目的、研究设计、结果等完整课题的逻辑进行逐一汇报,全课题组成员和老师参与讨论和建议,帮助提升课题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

这样的课题汇报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最好机会,可以完整地学习到课题开展的逻辑和设计方法。

同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也能从不同课题汇报中收获到不同角度的知识和经验,包括老师们对课题点评的关键点等等,从大局观的视角进行学习。

当代研究生,有多怕开组会?插图2
04 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这种组会形式比较特殊,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近期的工作计划和遇到的问题,频率取决于老师的时间,两周或三周一次。每个学生在有讨论需要的时候都可以联系导师,集合师兄师姐或者可提供帮助的其他老师进行讨论。

工作汇报不需要组内每个人全程在场,基本上是按照预约的顺序分别与老师进行沟通汇报即可,相当于与老师单独进行小会,老师的人数和参与讨论的学生也是视汇报需要而定。这种组会是实验室较为理想的讨论模式,不为了开组会而开组会,而是针对课题需要而特定开展的。

当然,这也是最为压力山大的一种组会,必须单独面对老师们的各种提问和建议;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种组会,每次都能解决不少课题开展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难点。

开组会是每一位实验室学生头疼的第一等大事。汇报的人苦于难以准备,听众苦于没有收获。其实,只要大家不要拘泥于组会形式,将其固定为全组一周一次的生硬汇报,认清组会的本质就是有效的交流和讨论,按照需要选择不同的组会形式,欢迎感兴趣的人多参加,没时间的人自由安排,以开放的态度去组织组会,而不是“全组会议”,将会让组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SCI论文润色

上一篇: 为啥导师总说, “科研搞的好,工作随便找”?
下一篇: SCI论文的修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