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最新
复旦教授:课题总和别人“撞脸”?那是因为你站的不够高

(本期讲座是“意得辑公开课”2022年的第23场公益讲座)
比想不出研究课题更让人悲伤的是,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后发现,自己研究的课题已经被前人研究过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多和同行交流,多检索,多培养国际视野有多么的重要。
本期“意得辑公开课”邀请的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宏亮就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在清华读完本硕后,张宏亮赴美读博。当时在美国,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模型研究已经初具成就,但原来的源解析方法忽略了大气过程的最重要特点——非线性。
张教授在美国期间
张宏亮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点:“采用基于可参与反应的示踪物技术,就可以准确获取不同排放源或排放区域对污染物的贡献,从而为有效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信息。”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眼光,张宏亮已发表了百余篇论文,还担任多个SCI杂志的编辑、客座编辑和审稿人。
在本次公开课,张教授将会跟大家一起探讨科研中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及如何提出有效的科学问题。除此之外,张教授还会讨论多种开阔国际视野的途径,帮助大家在科研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
讲座时间:2022年10月27日 19:00-20:00
意得辑公开课小程序现已正式上线,扫码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右上角“添加到我的小程序”就可随时了解公开课最新动态,微信首页下拉还可以更快捷地进入直播界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