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审稿应该纳入 PhD 培训中

系列:
02
学习如何审稿应该纳入 PhD 培训中

这是我与医学统计学家 Jonas Ranstam 博士的谈话,Jonas Ranstam 博士还是 Publons 2016 年科学保卫人士奖 (Sentinels of Science Awards) 的得主。科研人员通常都很繁忙,而 Jonas Ranstam 大概是最忙的人。Ranstam 博士是全球公认最高产的审稿人,一年大约评审 661 篇论文,也被 Publons 选为 2016 顶尖审稿人之一。这次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 Ranstam 博士,跟他一同讨论医学统计和同行评审等话题。

在从全职学术人员退休之前,Ranstam 博士服务于多个单位,其中包含瑞典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 的教授及医学统计高级讲师。目前,身为医学统计学家的 Ranstam 博士担任在学术和研究单位、医院、政府单位和私人公司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统计顾问。他也贡献他的专业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担任副编辑)、《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担任统计编辑)和《Acta Orthopaedica》(担任统计顾问),同时也是多个国际科研医学期刊的统计审稿人。他也经营一个名为 Statistical Mistakes 的博客,主要关注医学研究中的统计错误的系统综述,提供参考文献叙述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上一辑的访谈中,Ranstam 博士讨论了统计方法以及科研发现无法重复的问题。这辑的访谈则会聚焦在他担任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工作上。除了他的审稿成果外,Ranstam 博士还说到了审稿认可、同行评审的改变趋势以及同行评审欺诈。他也谈到了需要在科研生涯早期就进行审稿人培训,还分享了几个有用的技巧。

您是全球公认最多产的审稿人,在 2015 10 月到 2016 9 月期间每天最多评审两篇文章。您是在兼顾其他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审稿的,经营博客、顾问项目、您自己的写作、教学、出差、期刊编辑等工作都没有中断,您是怎么有办法做到的?您自己是否有想过要减少花在审稿上的时间?

这看起来可能很多,但要知道我已经有 20 年以上的经验,加上我不用通勤工作,教学和行政工作量很少,其实也没有到无法负荷的程度。

当然,在一篇接着一篇的论文中看到一样的错误不停重复肯定会感到沮丧,每次要花时间一再说明同样的错误,提出同样的修正,我都会觉得不高兴。但另一方面,有很多论文都写得很好,呈现出完整有趣的研究,读到这些论文会让人很愉快。能够有机会提出建议,帮助改善这些论文,是很大的鼓励和补偿。

您认为奖励审稿人有多重要?犒劳审稿人最好的奖赏会是什么?

就我来看,被邀请审稿本身就是一个荣幸。这表示你是国际知名专家,提供了可以影响科研发表的独特的机会。审稿也是学习现有的研究主题、维持方法发展前沿信息的好方式。对一位科研人员来说,这本身就是奖赏。这个工作不太可能被视为徒劳无功的。

话说回来,我们大部分的人时间有限,行政工作对许多医学研究人员来说是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不觉得审稿跟行政有像审稿和研究或审稿和教书这般拥有有成效的互动,从这个角度看来,审稿是徒劳无功的论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某个访谈中,您提到『如果可能的话,我会让审稿更融入到活跃的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为何您会想要这么做呢?

我相信学习如何审稿应该是 PhD 培训的一环,导师和机构管理层应该鼓励学生花时间在审稿上。如果评比中论文审稿的比重能增加的话更好。

同行评审如何改变你阅读和理解科学研究?

我相信审稿能改变一个人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而这个改变能让你变成更好的科研作者。例如,我自己的审稿策略一开始是更单独注重技术问题,但随着时间过去,我渐渐理解透明一致的呈现的重要性,这对写作和审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您怎么看同行评审替代模式,例如发表后同行评审和开放同行评审?

发表前同行评审无疑是很重要的,对科研作者来说尤其如此。我从来没有过在没有先请几个同事帮忙看过论文前就自己投稿期刊,通常我都会很感谢收到期刊审稿人给我的额外建议。

提到同行评审模式,像是发表后同行评审和开放同行评审都很有趣,不只是因为传统的发表前同行评审通常缺乏透明度,这可能是系统遭到人为操纵的原因之一。

您认为为何会有同行评审造假事件?期刊编辑和出版社该怎么避免同行评审遭到人为操纵?

因为他们做得到,因为有些人不在乎使用不好的方法走小路。要避免这个情况,编辑部保持警觉非常重要,但审稿程序更加透明或许能减少人为操纵的风险。

做为一位期刊编辑,您是否遇过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您会怎么做?要怎么鼓励科研人员接受更多审稿工作?

有,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我自己也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方式。我自己还在瑞典隆德大学工作时有尝试建立个人的网络,收集身边对审稿有兴趣的同事,我会举办同行评审研讨会,组织期刊社团会议进行审稿讨论。

在主要国际会议上提供给年轻研究员的会前讲座或许能有所帮助,我相信会有很多年轻研究人员对这感兴趣。

您觉得审稿人需要训练吗?如果需要,该由谁如何进行培训?

方法问题一般是审稿的重点,不论审稿人是统计学家或是医生,方法能力绝对是重要的。不过,我相信这样的训练对审稿人自己来说也是主要的议题,因为这也是成为科研人员的一环。

期刊和出版社或许可以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来支持这个发展,例如,在审稿报告指南中提及,还有将技术审稿人支持纳入编辑部系统中,例如检查指南执行状况或验证统计计算。

就您自己的经验来看,您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给其他审稿人?

有的,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不要犹豫对论文提出批评,但要有建设性并且有礼貌。找出论文中不清楚、模糊、含糊还有松散的地方,向作者解释这些问题。

如果作者的结论跟分析结果一致,检查研究发现的支持论点是否有正确呈现。检测统计分析是不是有足够的方法基础。检查分析的数据是否有清楚的叙述,它们与研究目的是否相关。当你发现问题还有不一致的地方时,向作者说明,建议修改,提出建议,但如果作者拒绝根据你的建议进行修改,也不要觉得被冒犯。

【以上就是我们与经验丰富的医学统计学家、高级学者、活跃的博主以及全球最多产的审稿人 - Jonas Ranstam 博士的对谈。非常感谢 Ranstam 博士为意得辑专家视点读者带来这么有趣的谈话!】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