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金句,伴你度过己亥猪年

45 金句,伴你度过己亥猪年

新年新气象,若能精神满满的开始新的一年,相信就能达成更多自己设定的目标。因此,意得辑专家视点特地为你准备了 45 金句,它们来自于我们之前采访过的专家以及客座作家,每一个都饱含智慧,开拓你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发表的视野。

希望这些能够让你在 2019 年的每一周,都保有满满的动力持续冲刺。意得辑专家视点祝所有读者新年快乐,猪年研究顺利!

做研究

1. 写标书之前,自己要做功课

标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版,每一个基金单位都有自己的格式,申请者一定要使用其规定的格式。要选择对的基金提出申请,首先要了解基金单位主要感兴趣的领域,了解他们的基金限制、申请期限等。申请截止期限是神圣的。如果基金单位处于不同时区,最好提早递交,为了避免申请者因为时区问题导致延迟递交,一般建议申请人提早一天完成申请程序。绝对不要在最后一天才提交,你永远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技术问题,例如计算机或是网络问题等,或是你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润色标书,结果最后提交出去的标书充满错误,给评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做自己的功课。在写基金标书之前,你应该对自己想做的研究主题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想想领域中目前的热点是哪些,你的研究与基金单位提供的资助金额和你能做到什么程度进行评估。

尼日利亚国家科技管理中心 (NACETEM) 科学政策和创新演技 (SPIS) 部门高级研究员Yusuff Utieyineshola Adeleke

2. 选择一个拟研究问题,然后切分成几个小问题

多年来我了解到研究中最难的部分是找到一个好的问题。要找到(a)有趣的问题、(b)重要的问题、(c)人们会有兴趣知道答案的问题和(d)实际上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真的很难。研究人员还必须注意时程,我们不是在说一个可以一夜之间解决的小事,也不是说这个东西会永远继续下去,比你的人生还长。原则上,你希望有大一点的问题,可以分解成更小的问题,并在 3 5 年的基金申请周期内解决这些小问题。

2001 诺贝尔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Tim Hunt 博士

3. 作为科学家,需要习惯固定的生活方式 
 

我们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维持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断地重复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并保持专注,才能有所发现。如果是八面玲珑,今天弄下这个,明天弄下那个,那是不太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建树的。我始终认为,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常人的的思维方式,就是把困难的东西变成容易的来做,或者说这个山我眼看翻不过去了,那我就换条道走。而科学家不是这样的,科学家喜欢给自己“找麻烦”。 这个难题别人解决不了,我来找解决方法;这个山翻不过去了,我要找出能够过去的方法。我觉得科学家的想法就需要比较执着,甚至比较“拧”,专注于一个想法,才能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系主任、病毒研究所所长张林琦

4. 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

从事科研必须大量阅读文献,首先必须阅读和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这应该是从事研究的日常工作。……其次要阅读和自己研究比较接近的文献,这方面的文献主要是综述性和重要进展方面的文章,主要是能加深对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理解深度。……最后是阅读国际热点研究,例如最新文献和科技新闻,阅读这方面的文献能让自己保持对当前研究热点的敏感性,从这些研究中找到一些思路上的启发。

氢分子领域权威专家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孙学军博士

5. 有效管理你的数据

尽可能的将数据存到云端……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将数据整理成容易找到也容易使用的形式,这可以提高你 的数据被找到的机会,特别是数据是公开或是分享出去的状态。标准化数据集成为许多资助合同的新宠儿,着眼于国际最佳实践。一定要注意软件应用的优势,储存、分类和格式化你的数据。你可以选择让你管理的数据开放获取,目前对数据保存和汇集有比较多的宣导和特别关注。养成每天储存新增数据的习惯,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管理,分类、格式化并存放在容易找到和取得的空间。

传播与媒体研究员,博士生 Preeti Raghunath


撰写期刊论文

6. 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做好规划

论文写作,每一个人的习惯都会不一样。对于我而言,做完一个实验之后,第一步会对结果进行整理。如果在结果中发现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现象和结果,就会在脑海中构思一篇论文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把论文中需要用到的图片、结果单独放到一个文件夹中。在这基础上,就计划撰写的研究论文,在一到两个礼拜内集中阅读 20-30 篇相关方向的论文,并对这些论文进行初步整理。然后,在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撰写完成论文初稿(这样,可以一次性完成论文,第二天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睡眠)。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精修多次,让所有论文合作作者阅读全文并返回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后,即可以投稿。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

7. 写论文时,跳脱既有框架

研究员需要跳脱框架思考,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利用这个机会来展现创意。有趣地进行写作,记得论文中的要素在年轻读者眼中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这包含你论文中色阶或字型不同但其实是同样的图片,他们不一定会理解那是什么意思,也不一定会觉得这些图片吸引人,把它们想成表现意义的一种方式,强化你用文字说明过的内容。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期刊经理 Emma Clayton

8. 坚持写作,直到养成习惯

保持逻辑连贯可能是写作中最难的事情,先写提纲能让你在处理很多语法句法方面的问题时不跑偏,最终再把话题给圆回去。此外,先用提纲组织好文章结构也能让论文整体看上去更有逻辑。……有时候你还没动笔,心里已经开始对着空白文档幻想最终的成稿:清晰利落,没有任何拼写、语法和标点错误。两者间的差距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压力,不知道要从哪下手。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别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一步步来。从一段开始写,再到一个章节,再到整篇文章。……比起“下面 3 小时都用来写论文”,告诉自己“不写满 400 字就不停”,这种可以量化的目标效率会更高。此外,也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用来写作,比如说每周二下午、每周五早上。长此以往,大脑会对这样的时间安排产生记忆,调整自己的反应机制,慢慢就养成了写作习惯。

BELS 认证编辑 Yateendra Joshi

9. 署名细节要搞好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ICMJE) 建议署名应同时符合四项标准,……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同时满足这四项标准才能被列为作者。反之,同时满足这四项标准的研究人员也理应成为论文作者。因此,论文作者必须能够确定自己及其他共同作者对作品分别有什么贡献。……同意署名后,你要负责的就不再是论文中自己写的那部分,而是整篇文章。这意味着如果研究存在缺陷,如果某位同事在分析或结论上出错,更严重的,如果文章涉嫌抄袭,那么你的名誉将因分担以上责任而受损。

《教育与自我发展》(Education and Self Development) 共同主编 Nick Rushby

10. IMRAD 架构要弄对

在引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在方法章节说明为何使用这些方法决定什么,在结果部分陈述主要发现,在讨论章节说明你原先计划要做什么、得出了什么结果、还有研究限制,以上这些部分都是很基本的论文写作基础。

日本医学沟通中心发起人 J. Patrick Barron 教授

11. 有效地分析你的研究发现

经常评审一些论文,研究结果是不错,但是,就论文撰写而言像是实验报告,而不是研究论文。因为,论文只描述他们的实验发现,而不证明他们的发现是可靠的,也不说明他们的发现对该领域是否有重要意义。很显然,这样的论文容易被认为理论深度不足而拒稿。通常情况下,一篇好的论文,讨论部分应该占到论文的三分之一篇幅。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

12. 永远不能满足于第一版写好的论文

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不管是报告、论文或文章,你永远不能对第一版的内容感到满意。撰写科研内容需要很多时间和反思。学生不了解修改和精炼内容的重要性是很常见的。科研写作,如果不是最重要的,也是科研过程的重要阶段之一。当学生对显著性的了解不够,写作沟通技巧又不好的话,情况就更糟糕了。我必须要说,写作沟通技巧不好,有时候可能是因为缺乏基础学校教育还有电子媒体的快速不严谨的写作习惯。这里说的不严谨的写作,是指写作成果没有经过学生或同行的批评或审查。  

CEBIMar 主任 Alvaro MIgotto


期刊选择与投稿

13. 想想期刊的读者都是什么样的人

熟悉你正在考虑的期刊的收稿范围,尝试估计他们赋予创新性等因素的权重,并考虑你的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如何。如果你想在你的同事之间造成影响的话,那就专注于考虑他们正在阅读和发表的期刊。如果你想获得更广的读者群的话,则可考虑跨多个学科领域的期刊,你之前可能并未太注意此类期刊。总而言之,你需要考虑该杂志的读者以及你希望谁来读你的文章。

《极地研究》期刊主编 Helle V. Goldman 博士

14. 了解什么样的稿件符合发表水平

一篇好的稿件必须提出新的和先前从未公布过的研究成果,并且写作水平上乘,即叙述流畅、简明扼要,同时要有完整性、精彩的图表和对其他科学家相关研究的正确地引用。很明显的,稿件里若有拼写错误,就不可能是篇好的稿件。……用自己的母语写论文,然后翻译:正确的方式是直接用英文写,然后再进行修正。使用拼写检查功能,投稿前进行多次润色,另外请熟识的同事帮你看看论文。

天文学家、期刊编辑、科研作者 Christiaan Sterken 博士

15. 不要小看投稿规定

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没有读规定,这是浪费他们跟我的时间,也表现出他们不是太懒惰,又不然就是不在意。但最常出现不读(或是至少没有好好读)规定的这些错误都是因为他们用错了参考系统,这种时候我会把论文退回去,请他们好好的读投稿规定!第二个常见的问题:作者没有让人检查英语。这些论文也会退回去,请他们解决语言问题,这个问题实在太常见了,常见到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论文中心 (Manuscript Central, MC) 来进行回复!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主编 John Butler-Adam 博士

16. 竭尽所能的避免抄袭

所有研究技术和背景所涉及的信息来源都必须以完整正确的方式予以引用。如果你没有办法确实改述其他作者的文字,也可照搬其它作者的论文内容。但是,这些句子必须放在“引号”内。……作笔记时,应用自己的语言编写来自其它研究的材料。确保所有从原始资料复制的文字都添加引号,以便你以后引用笔记内容时,可识别所有直接复制的材料。……即使你引用的事实或技术是“普通的科学知识”,也应尽量注明原作者。如果期刊受众广泛,某些读者可能不是本领域的专家,会需要这些信息的。

Cactus Communications 策略策划高级经理 Ashmita Das

17. 投稿前,先审自己的稿

在公开你的研究工作之前,做自己的审稿人,不要希望出版商帮你处理所有东西。事实是,没有人会像你一样在乎研究工作的沟通。一旦你公开之后,就不要害羞,向外寻求讨论、在社交网络上宣传你的工作、在个人网页和单位资料库或是任何你参与的网络上发布论文 PDF。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新想法!

开放获取提倡人暨 ScienceOpen CEO Stephanie Dawson

18. 专注在怎么包装你的科研想法

专注在怎么包装你的科研想法,不要只是列出想法中的科研细节。……科研写作最重要的是清晰度。厉害的科学家会避免太过古怪和装饰性的语言,而是专注在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简短的句子。……不要边写作边润色,这是两项独立的工作。请身边最严格的同事帮忙检查,如果不是用你的母语写作时,请母语编辑一起帮忙。……一定要诚恳地完全根据期刊规定的投稿流程走,不带怨言!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授暨 Fulbright Specialist、学术讲师 Caven Mcloughlin 博士

19. 尊重审稿人的时间

同行评议意味着一些你不认识的同行花时间阅读你的论文,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判断论文是否值得出版。你应该确保他花的时间是值得的。文章不需要完美,也不可能完美,但作为一名审稿人,我想感觉到你真的尽可能做到完美了,……不要把审稿人当作润稿人。……尊重我作为审稿人的时间 ,我不是为我自己读这篇论文,而是为了你。我们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或让我们的名字打印在某个地方。如果这对你很重要,那么设立博客。我们发表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因为我们真诚地相信,我们的工作能使人类更进一步,我们在名为知识的城堡中堆砌了一个合适的新砖。

挪威斯塔万格大学健康科学系副教授 Jo Røislien 博士

20. 回复审稿人时,就算不同意,也要维持礼貌

如果确实发生了评审意见不公正的情况,我们首先提出感谢,然后有礼貌有礼有节的与编辑交流,进行反驳,清楚说明认为意见不公正的原因。而且有礼且具逻辑性的反驳能帮助加深期刊编辑印象。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区域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体达

21. 在回复审稿意见时,谨慎用词

告诉编辑你已经仔细考虑过投稿论文所收到的建议,回应的内容越详细完整越好(但也不是盲目的回复,关于语法和标点符号之类的建议不需要一点一点回应),针对内容准确性的部分的问题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如果审稿人误解了什么内容,可以进行说明。不要害怕承认原来的内容不够清楚,但也不需要自贬。用字遣词要注意,要有逻辑,展现修改后的内容比原先进步多少,为什么现在是值得发表的文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 Susan J. Henly 博士


读博

22. 学着直面失败

当你觉得失败是因为努力还不够,你会下更大功夫,可能就会从中摸索出新的方向,同时也消解了压力带来的挫败感。相对的,当你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别人,或是其他不受控因素时,你很可能会丧失主动性,因为你觉得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不断提醒自己要坚持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付出会有回报,可能你在某个阶段就会发现过去那种对失败的恐惧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巴基斯坦卡拉奇圣母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Fouzia Nawaz

23. 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一个很浮躁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成果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能静下心来,追逐名利的人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科学家。要善于思考。不愿意动脑子,俗称没有头脑的人不能从事科研工作。科研工作中有很多情况下要求从事科研的人要有思想,要能想出点子来解决问题。不能总等别人告诉你怎么做,导师只指大方向。否则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必须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否则也难以创新。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可能因为经费原因不能经常做到,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际动态还是可以做到的。

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晏建武

24. 计划日程表

列日程表对于高效工作非常重要。在制定工作日程表时把你的工作时间和个人需求考虑进去,同时也要考虑你自己的项目以及项目之外的其他实验室职责。尽量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例如,如果你正在撰写论文,写到方法这一部分,尽量在一段密集的时间里集中写作,不要拖到一天结束再出稿,这样只会增加你的工作时长。或者,如果你上下班通勤时间充裕,可以考虑利用该时间一个月写完经费申请。总之就是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有时候,可能很难坚持这样的日常安排,因为有些实验时间可能会很长,或者你有其他的、临时的 deadline 要应对。如果你有一个实验要做一周,下周就可以安排轻松点。如果你在某个工作日晚上有家庭活动,可以在周末加班工作。在工作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点,劳逸结合,别一直玩或一直工作。

意得辑发表支持服务高级发表经理 Shivanee Shah

25. 认清学术要成功没有捷径

学术要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一切,还有聪明的工作。科研人员经常屈服于压力,寻找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能实现所有愿望的捷径,如果你努力了,做了所有你能做的时,你会达成目标的。要记得学术成功是积累的,要学着庆祝自己达成的每一个小成就,这些将会堆叠成为大成功。最后,要当一个成功的科研人员并不等于有名的科研人员。事实上,等你越有经验越成功,你的责任越重,对社会的责任,对你下面或以你为榜样的年轻研究人员的责任,对期刊编辑还有同行学着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得主、巴基斯坦科学院秘书长 Zabta Khan Shinwari 教授

26. 不要成为“不发表,即灭亡”文化的受害者

 “不发表,即灭亡”是韩国研究的动力也是痛点。大部分的韩国科研人员都是竞争激烈的发表体系中的受害者,只关注在短期内发表大量论文到高影响因子 (IF) 期刊上,这是因为学术等级体系与发表产出密切挂钩。此外,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想发表文章到 SCI 期刊上,而在纯科学还有应用科学的科研人员则是想发表文章到《自然》和《科学》这样的顶级期刊上。……韩国科研人员必须要确保自己不要盲目的追求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或是发表越多论文越好,他们需要思考自己论文的质量,还有,发表的目标应该是将自己的研究与更广大的读者沟通。这是我给韩国科研人员的建议:不要成为“不发表,即灭亡”文化的受害者。

韩国科学编辑委员会主席、韩国仁荷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金亨順博士

27. 对新单位、新国家、新职务抱持乐观的态度

转换所属单位最先也最直接的结果是生产力下降,这很自然,因为研究人员需要花时间处理文件、适应新的环境、改变生活形态等等。这个时候很难有时间可以撰写和发表新的论文。我会建议研究人员与旧单位的师兄姐、同行保持联系。还有,可以考虑和前单位的同事合作。这样可以减少在转换单位时生产力下降的影响。至于搬到不同国家,我会建议,即使打算用英语做研究和发表论文,还是要学习当地的语言。我就是这么做的,我学了新的语言,而这确实让整个适应过程变得更容易。

CIACYT-UASLP 墨西哥国家科技理事会 research fellow Edgar Guevera

28. 在实验室获得更多实作经验

我在小柴教授实验室学到的是,单位里真正的实验室工作和研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作为同行,跟其他研究人员一起设置仪器,或是参与其他研究人员的讨论并合作,这是很重要的,甚至对研究生来说也一样。要在研究的地方、研究实验室经历这样的互动和合作是训练未来研究人员很重要的一环。……我希望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这样的过程,拥有丰富的经验并成长。我是这么想的。

2015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梶田隆章博士

29. 为你的研究找出不同的传播方式

利用推特、脸书和领英等平台来推广你的研究,如果自我宣传做得好,你的朋友圈甚至朋友的朋友圈都有可能读你的文章。为你的论文撰写一个宣传版本,也就是你自己的“新闻与观点”,如此就算不是搞科研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让你的研究被更多人看到。联系你的所属单位的报纸或杂志单位,请他们报道你的研究。如果你的研究够有趣,主流媒体也有可能会报道。你可以直接发邮件给同行,告诉他们你的新工作,征求他们的看法和反馈。这肯定能提高阅读你的文章的人数。

创业家、讲师、LiveRamp 产品解决方案领导 Rishabh Jain 博士

30. 发展研究以外的技能

挑战自己的极限,跟学术圈以外的人聊天,尽可能吸取其他人的经验和看法。听比说更有价值。找到对自己重要的东西,然后投入时间做那件事。如果你喜欢,就尽力去做!还有,不管你在学术界做什么,你最后都会看到别人坏的那面。这通常表示你在挑战现状,所以不要害怕上升的挑战或遇见阻力,要尽可能圆融。找到既有的人脉中跟你喜欢一样的东西的人!有了社交网络,科学社群的威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会有你可以学习的对象,可以合作的人选,可以求助的人。不要害怕问问题:这是我们学到新东西、进步的源头。……学着说“不”,不要接受超过你能负荷的工作量!

Open Science MOOC paleoarXIV 创办人 Jon Tennant

31. 学着庆祝那些微小的成就,但保持谦虚

研究中即使取得的成果很小也可以庆祝。毕竟,说老实话,作为研究人员,我们会遇到大量的拒绝。但也不要操之过急。无论我有多少成果,我总有不知道的东西,而比我更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成果毫无意义!我提醒自己避免吹嘘,即便是对自己。另一个不该吹嘘的原因是你的成果很可能包含了团队的努力。可能是来自主管/同事的反馈,或者来自同事、编辑、审稿人等的意见。请务必感谢他们!最后,要谦虚,要知道你可以向任何人学习,包括你的学生、非专业人士或同事。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疟疾研究所博士生 Elodie Ekoka

32. 对非传统的职业道路抱持开放态度

我离开了非常有组织、高度结构化的传统环境,换到了非常动态有活力、充满机会的环境,以这个角度看来,我其实是做了两次一样的决定。虽然这样的决定带来了新的机会,代价也很高,有时候你会怀疑原先的传统道路是不是比较好走。事实上,虽然传统的职涯一定有它的挑战,但它的成就或刺激程度不会比非传统路线来的高!我个人很爱的一首诗是 Robert Frost 的《The road not taken》,它在说的是旅人选择要走哪一条路,那两条路各代表人生的道路,这首诗的最后是这样说的: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这就是我的写照。

巴西 ABC 联邦大学校长 Klaus Capelle 博士

33. 不要害怕接触资深研究人员

主动接近资深研究人员是学生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你必须督促自己去做,即使这个单纯的想法看起来那么可怕。我的自信是从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在一位教授的谈话中称赞他而来。就我来看,要与人人追捧但通常很忙的教授进行有质量的聊天,最好的办法是简单介绍自己,邀请他们看你的海报并建立谈话。这样就可以在不占用他们的时间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你的工作,那么即便是简短的交谈也能够帮助你从陌生人变成认识的人,开启未来后续实验室拜访的大门。

科学作家 Meenakshi Prabhune

34. 记得社交平台都是开放给大众的

对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科研人员,一个建议是要记得这些平台都是开放给大众的(至少大部分都是),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你发的帖,你分享的文章。虽然你可以创建私密群组,或是有些平台能让选择可见人群,但要一直记得你将哪些信息分享给哪些人看到还是不容易。基于这个原因,我的 Facebook 设置为完全公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而我也从来不分享什么东西给特定群组,我在发文的时候都会记得这些东西所有人都会看到。我会注意我说的话,确认我有表达出我想要说的信息,这也能提高该平台对于我的用途的效用。

芬兰图尔库大学 Research Unit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USE) 博士后研究员 Kim Holmberg

35. 给自己挑个好导师

好导师大多都善于交际,思想开放。一般来说,擅长交流研究的人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资助,并与同事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另外,思想开放的 PI 可能会鼓励你自由思考和提出新想法。这肯定会让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

意得辑发表支持服务发表经理 Dhriti Bhattacharya

36. 找出与导师沟通的最佳方式

学习跟导师沟通是需要技巧的,但学到了会很有用。……,需要的时候,绝对不要犹豫,主动联系教授、PI、导师。可以这么想:学术环境越来越激烈,大部分进行中的研究都是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研究教授有空的时间变得很少,不如就由你主动,帮他们成为更好的 mentor

美国公共健康部筛检与遗传学室 Nirupama Shridhar 博士

37. 与其他研究员进行合作

通常有 1 2 人设计稿件的最初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合适的合作人员参与到他们各自贡献的部分,这样可以发挥每位合作人员的优势。一定要清楚知道概念、范围和需要每位合作人员做出的贡献类型,以及每个任务的期限,在沟通初期就要告知他们的署名顺序。……与共同作者随时保持联系,并让他们在论文准备到投稿各个阶段都能查看和评论稿件,包括任何内容修改。……认真考虑共同作者提出的所有建议,并作出适当的回复。我会像回复审稿意见一样对待共同作者的所有建议,并花时间进行明确且合理的回复。(因为所有共同作者都是审稿人!)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瓦南布尔校区综合生态中心 Gail Schofield


给审稿人

38. 如果作者拒绝根据你的建议进行修改,不要觉得被冒犯

不要犹豫对论文提出批评,但要有建设性并且有礼貌。找出论文中不清楚、模糊、含糊还有松散的地方,向作者解释这些问题。如果作者的结论跟分析结果一致,检查研究发现的支持论点是否有正确呈现。检测统计分析是不是有足够的方法基础。检查分析的数据是否有清楚的叙述,它们与研究目的是否相关。当你发现问题还有不一致的地方时,向作者说明,建议修改,提出建议,但如果作者拒绝根据你的建议进行修改,也不要觉得被冒犯。

医学统计学家暨独立顾问,知名审稿人 Jonas Ranstam

39. 要知道自己当审稿人的界限在哪里

(审稿人)……该知道自己的上限,只针对自己有办法评估的部分提出意见。(我很感激我提供审稿的期刊都有超过一位以上的审稿人,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强项各有不同。)还有,审稿人应该注意自己评审的论文是人写出来的,即使论文有会有严重的错误,这也可能代表着作者投入极大的心血。因此审稿人的批评应该要委婉且具有建设性,除了指出缺点外,也要记得表扬论文的优点。这不只是体面的行为表现,也是激励作者改善目前的论文、引导作者未来产出更好的论文比较有效的方式。

美国德克萨斯 A&M 大学综合生物科学,医学人文科学和生物技术教授 Barbara Gastel


给期刊编辑

40. 身为编辑,必须能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提出说法

做为主编,需要战略技能 规划、管理、监控、授权、谈判、愿景等。编辑需要处理论文,他们需要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批判评价能力、领域专业知识、接受建议的能力(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客观、避免偏见和歧视、(相较于主编要有远见,编辑要)对文章进行深度分析、清楚的书面沟通、决策能力等等。编辑都应该要有良好判断能力,不止要能做出现实的决定,也要有能力挑选好的审稿人、编辑部成员等。当然,沟通是最重要的,因此要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避免与出版商、其他编辑、作者等的冲突很重要。要有能力而且愿意做出决定(接受结果),这个技能很关键,但经常被遗忘:编辑一定要能够采纳建议做出决定,也要有办法对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提出说法。

独立研究沟通和出版顾问 Pippa Smart 女士

41. 好好跟作者沟通

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英文撰写投稿指南,这样方便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作者了解期刊的要求。清楚说明编辑部要求的所有细节,比如学术道德问题等,让作者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建议作者如果文章本身学术性很好但语言有待加强,推荐作者使用语言润色服务。

前生态学报责任编辑段靖

42. 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研究人员一般有很多责任,经常有过量工作,时间非常宝贵。由于期刊制度或指引说明的问题,很多研究人员在投稿和审稿上多花了无谓的时间,他们对此深感不满也是人之常情。期刊应该定期检讨工作流程,确保这些步骤确实能达到目标;定期检查作者和审稿人的数据和沟通,有需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网页﹑在线投稿系统和沟通的信息一直,如果期刊没法做到这点,研究人员下次可能另觅期刊投稿和审稿。

研究出版、同行评审和研究诚信专家 Irene Hames 博士

43. 了解作者,减轻他们的工作

留意目标读者。给作者的指示要简单明了,并定期覆查。确保同行评审过程公正(一般要 2 3 篇审稿意见,必要时增加人数)。适当留意出版道德问题:伪造或操纵数据﹑抄袭(剽窃)﹑署名权﹑利益冲突﹑版权﹑法条等。尊重他人;尽早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的进度和延误;避免令审稿人和作者的负担过重。尽量确保发表的文章是完整﹑精炼和清晰。确保论文摘要适当总结必要的信息(一般包含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并且包含主要的关键词。确保在编辑过程中,长期安全保存发表的文章及相关文件。发展期刊。

独立科学译者与编辑 Sylwia Ufnalska

44. 读好作品,享受它!

阅读好的作品:包括例如 George Orwell 这类的经典作家和《经济学》这类精心撰写/编辑的出版刊物。通过编辑协会的会员身份来不断更新对该领域发展的知识,尽可能出席会议和研讨会。总是乐于接受新的观念但要有批判性思考,不要只是跟随近期趋势。当然,要玩得开心!

Lancet Psychiatry》副编辑 Joan Marsh 博士

45. 让你的期刊国际化

如果想将自己的期刊国际化,把期刊转为英语出版,编辑委员会成员由至少10个国家的专家组成。发表至少来自 10 个国家的论文,在文稿中感谢政府﹑私人或公营机构对研究的支持。以 300 字精简地描述期刊的目标和范畴,突出期刊的独特之处。如果希望期刊的论文多被其他作者引用,请采用开放存取制度,这对韩国的编辑是可行的,因为大部分的科学、技术、医学期刊都有韩国政府支持。避免经常更换编辑,每位编辑的任期至少要有五年。聘请文稿编辑或使用专业编校公司的服务,统一期刊的写作风格和格式,这部分做好了,内容的素质也会跟着提高。如果作者的母语不是英语,论文必须进行英语校对;即使作者的母语是英语,有时候也需要英语润色。使用 CrossCheck 检查编辑部收到的论文,避免剽窃或重复发表情事。要推广期刊,资金必不可少,因此要与出版商/学会建立良好关系。加入韩国科学编辑委员会之类的编辑协会,取得期刊编辑和出版的最新消息,每年至少参与一次为编辑而设的讲座课程。

Korean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副主编 Sun Huh 博士

以上是我们整理的建言佳句,哪一句最触动你?哪句最贴近你今年的目标?欢迎在下方留言让我们知道!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