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 –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探讨

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 –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探讨

2014年春夏交接之时,颜帅老师率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CUJS)代表团参加了ORCID在芝加哥举行的第12次双年外展会议。ORCID邀请颜老师作了专题报告, 讨论中国研究者姓名问题以及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利用ORCID改善科研成果追踪体系。
紧接着,代表团参加了首届中国-巴西科技期刊出版双边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由CUJS和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共同发起并主办。中国和巴西双方多名期刊编辑各自做了多项报告,不少巴西科技期刊编辑对中国科协联合六部门去年实施的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PIIJ)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代表团又奔赴学术出版学会(Society for Scholarly Publishing, SSP)在波士顿召开的第36届年会。颜老师应邀作了《中国采取新举措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China adopts new measures to enhance its scientific journals’ international prominence)的报告。

今年年初,您和您的同事张昕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科技期刊如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科技期刊的“三步走”》。 这篇文章引起了学术出版界的很多讨论和认可,您能否在此阐述一下 “三步走”的扼要内容。

颜帅出席SSP与ORCID年会首先,这个“三步走”计划探讨有个大概背景。2013年8月,有4名中国科学家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改革中国科技体制》(Reforming China's S&T System)的文章,为中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把脉并提出改革的思路。他们指出:科研和产业脱离,科研的主要工作方向定在发论文上,而且主要是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来扭转这个现状。我们思考的一个初步的方案就是这个“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就是通过3到6年的努力,把一部分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这其中当然包含中国人的成果!)吸引到我们自己的英文期刊上发表,以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地位。 
现状:英语是当今世界上科技传播和交流的首选语种。全世界有5800多种英文期刊被SCI收录,中国大陆只占2%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等国家。 
第二步力争做两件事:一是加快优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建立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二是建设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发布平台。 
现状:在某些科研评价政策的驱使下,我国科研人员把自己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一定时限内的著作权无偿甚至花钱交给国外期刊,科技信息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第三步是争取到2020年前,相当多的中国优秀成果首选用中文发表、中文成果翻译后向国际推广,使科技期刊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媒介。中文不应该成为阻碍我国科研成果向国际传播的屏障。 
现状: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国内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或者只是考虑用英文(外文)期刊推介中国科研成果,中文科技期刊只会越来越被边缘化,我们期刊界对树立中文国际地位的贡献就会大打折扣。

您提出来的方案是从整个国家的层面上提高中国英文期刊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促进国家创新。但从作者的角度上来讲,目前的科研评价体制,是以SCI发表为主导的,是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基金申请等息息相关的,您觉得怎样把中国作者优秀成果的首发权吸引到中国期刊上,尤其是中文期刊上,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吧?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主任-颜帅当然,之所以提出“三步走”,就是因为这个不可能在短期内以简单的方法实现。比如说,如果用硬性的规定让中国科学家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科学家不会答应,国家的管理部门也不会这么做。但如果长期放任这些国家财政投入的科研成果都大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话,那么我们自己的利用都会受制于人,政府应该考虑怎么把这些科研成果留为我用,并且要首先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上,等等。
今年6月份,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就提到: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习主席的这段讲话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科研创新越来越多元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研发的链条越来越短,中国人自己的科研成果将持续大量出现,我们不仅要从“输出”上解决这些成果发布的问题,还要从应用上解决这些成果服务中国的经济建设、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问题。
所以,第一步只能是先办一些好的英文期刊。首先把发布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也满足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表自己科研成果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只能是先照顾到现实的情况,同时考虑到长远的规划。
这里面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说了,外国有那么多好的英文期刊,像Nature, Science, PLOS, 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品牌,另外就是他们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非常快,人家已经办得那么好了,中国还有没有必要去办自己的英文期刊?毕竟英语也不是母语。

关于这个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是啊,确实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我觉得,国家走这一步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英文交流在国际学术交流上毕竟是一个主流的语言。另外,从基础研究一直到以后的产业和商业领域,英语也是一个主要的交流工具,我们不能让大量的外国科研人员都来读中文的资料,因此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需要用英文来发表。所以要用英文把中国好的科技成果先用自己的传播渠道推介出去,同时通过英文期刊来树立中国期刊的品牌。

我比较认同,先通过办好中国自己的英文期刊,把品牌树立起来,更主要是把首发权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上。

还有就是从著作权、版权、数据库等方面的考虑。我们不排斥与国际出版商和数据库的合作,主要是从长远看来,国家的科研成果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好。

我想问一点,中国自己办英文期刊,那么从品牌效应上和传播的广度、速度上来讲,与 Nature、Science、PLOS 这样的一些期刊来比,是个硬性的挑战吧?

颜帅-中科院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讲堂我们在传统的英文期刊出版上,已经接近欧美的期刊了,比如传统编辑、同行评议、以及主编的把关,甚至在印刷方面,我们都能做到。
现在的差距主要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为什么很多科学家选择在欧美的期刊上发表?因为他们的网络传播走在我们前面,在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我们是远远落后的。现在国外期刊只要文章一定稿,那么一夜之间这个网络版就可以传遍全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后3-5年要做的事儿。在我们解决了中国要不要办自己的英文期刊或者英文期刊怎么来为中国学术传播服务这个问题以后,下一步就是中国要不要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己独立运营的期刊国际化发布平台。
这又引出一个问题,世界上已经有大大小小很多这样的平台了,有的出版商跟国内期刊合作都挺好的,似乎不需要我们自己建了。而且,欧美国家的科技期刊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就在数字化了,从投稿到发布,包括营销,整个过程都已经完全数字化了。他们已经有如此成熟的技术和营销体系,中国还要不要建这样的平台。这个和前面的问题一样:中国要不要办自己的英文期刊,把首发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后是不是要建自己的数据库,把基础研究数据保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这两件事要统一考虑。

前几天在谈话中您提到“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这是否涉及到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就是说,科研成就不应该只以发表的文章、发在什么期刊上来衡量,而是要关注像您说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人民的工作生活、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有没有实际贡献。是不是从这些角度来看?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考虑的第三步的问题。归根结底,科技期刊的工作,发表论文或者传播,实际上就是传播一些科研的信息和成果的转化利用。中国大量的企业、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他们看到的还是中文的东西,所以最后这一步就面临着:这个首发是不是要采用中文?但是采用中文的同时呢,科学家又有国际传播的需求,怎样同时在国际上来推广这些成果。所以,一个是要服务中国的企业创新,一个是国际上的科技成果交流, 需要平衡这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是现行的科研评价政策的问题。目前的评价政策,各个学校、研究院所,都是以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或者是被什么数据库收录来衡量研究成果的水平。现在国家的几个主管部门都拿这些指标来考核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有的科学家、老师或者学生就认为:“我把论文发表出去了,我就达到目标了,我这个项目可能就可以到此为止了。”这个和去年那4名科学家发表的那篇文章提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去年就提出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有那么明确,现在我们把问题提得就更明确了:发表论文是不是某一个项目、某一个机构或者某一个人在一个时间范围内科研任务的终结?
从科研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论文发表肯定不是一个终结。论文发表只是说基础研究,或者某个方面的研究到了一个阶段,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任何一个研究,它肯定是要服务于明天的生产和生活,即便它服务得慢一点。习近平主席的那段讲话,要好好研究。在过去,有的研究可能时间拉得很长,30年、50年,甚至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它应用的前景。但现在链条短了,在立项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研究成果的价值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最近十多年,我发现很多学生做的研究(很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题目)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树”都是在电脑里“种”的,然后就不去实践了。只要发表论文到期刊上,或者文章被哪个数据库收录,他就认为可以终结了。这个本来也没有关系,但如果是所有的人都把重点放在发表上不去进行实践,不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那这些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的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就是需要这样。但是,如果所有的研究都是拿这个来考核,这就容易出现问题。

您看我这么归纳总结对不对:从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来看,发表更多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途径和工具,通过这个信息的传播,推动的是下一个研究的起点,而不应该是一个终止,因为科学研究是一直在前人基础上前进的。而现在科研评价体系可能更多关注了这个阶段性总结的东西,让人有了时间的压力,指标的压力,没有跟后面的科研转化很好地挂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应该从一开始就对发表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关注它对后面的科研转化和对实际产出应该起到的一个引导作用。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颜帅
我觉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一个就是研究者本身。有的研究者纯粹就是根据个人兴趣或者是理论来进行研究,可能看不到应用的前景或是产业转化的前景,这部分有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有时就是需要异想天开。就像前段时间有人在《文汇报》上指出,《自然》不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杂志,因为它发表很多科幻的东西。我们就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科幻并无损于期刊的严肃性。一个顶尖的学术杂志如果关注科幻的东西,恰恰说明它是有眼光的。有的幻想、假想,现在可能是不被普遍理解的,但只要被一小部分人理解,这些幻想还是有它科学存在的价值。
但从另一个角度,更多的研究者应该看到自己的研究产业转化和应用的前景,这个应该值得鼓励。我认为更多的研究还是应该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等联系起来。基础研究也好,应用研究也好,它都是对科学发展有一个导航或者引领的作用。最近我们在关注韩国的研究机构KISTI(韩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这个研究机构除了进行自己的研究,还要给企业提供一些成果信息。另外,企业有研发的需求也会来找它。从基础研究到研发到产业运用,再到产品的生产和创新,在这个链条里,科技期刊和论文发表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但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应缺位。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化,让所有的科技期刊和论文都为产业服务,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被采访者特别说明:“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这个提法不是我发明的,是借用人民网上说过的,但我非常赞同。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